陈保平
现在做口述历史的同人越来越多,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的历史,上海“一江一河”变迁的历史,包括一些百年老店、小店传承的历史,都有机构和个人在做。“英雄史观”正在渐渐转为“人民史观”,“宏大叙事”也由许多普通人的“微历史”来丰富、完善,呈现更客观、真实的历史全景,这确实是令人可喜的事情。想到这几十年,一些经历和见证过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正渐渐老去,留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就变得十分紧迫,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抢救历史了。
但做口述史我们有个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即如何保持真实性。回忆往事难免会有记忆的差错,或者遗漏、夸大、粉饰、掩盖,甚至出于某种动机胡诌的情况,这是学界经常讨论研究的问题。把口述历史与档案、文献结合起来;注重口述者的共同记忆;或者像现在一些做建筑口述史的年轻学者那样,把访谈与田野调查相结合,都是值得探讨的方式。
最近,读到中西书局出版的《沈仲章与居延汉简——从北平到天津》(该书第一卷),作者系沈仲章的女儿沈亚明。她毕业于复旦大学,后长期留美从事语言研究和教学工作。关于沈仲章在抗战时期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潜入北大,抢救国宝“居延汉简”的故事,拙作《蚌壳与珍珠——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中沈亚明已有简述。而这份由沈仲章口述署名被称作“周荐稿”的文本,是1982年由中国社科院世研所研究员陈洪进策划的口述史课题,主线即“抢救居延汉简”。多年前由陈寅恪的女儿陈琉球、陈小彭联系上许地山之子周苓仲,获得的手稿扫描件先由许夫人保管再传到其儿子手中。作者在书中写道:“我名该文为‘周荐稿’,彰表周氏两代相继妥存之善举”。沈亚明虽多次听父亲讲过“救简”经历,但对这份38页的口述稿仍逐字逐句进行考证,其严谨程度有点类似陈寅恪写的《柳如是别传》,足见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治学态度。
比如,关于采集“居延汉简”的过程,沈仲章谈道:“西北科学考察团是中西合作的学术团体。以著名学术界人物徐炳昶为团长,斯文·赫定为瑞典人团长。那时,由于以刘半农为首出来呼吁,阻止了外国人在中国随便考察。他们便只好与中国学者合拢起来,组织一个规模空前巨大的科学考察队。”
对这段笔录,沈亚明不仅看了汉简发现之初的“北京谈判决定”,还查了该团最后接收物品列单。她在补释中认定:赫定最初打算,把采集品都带出去研究。等中国有了具备必要研究能力的机构,再物归原主。中国学者立即成立“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要求中瑞联合组团,坚持采集品留在中国,由理事会协调力量,进行研究。中方承认外方之强处,接受合作,但决策权在理事会。
再如,有关“救简”的重要章节,沈仲章口述:“那时,我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出于保护祖国历史文物的一种爱国心,同时也出于一种义愤,动了抢救木简的念头。大难临头,一部分教育界师生都只顾自己逃命。忘记职责,缺少献身精神。我也只是个小小的工作人员,并非我的责任。因为木简归北大保管,我就去找当时北京大学的秘书长。就是刚刚去世的郑天挺(南开大学的教授),向他请示,提出这个危险迫切的问题。他不敢表态。我又去找在京的理事们。那时候留京未逃的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理事还有好几个,如沈兼士、袁同礼等等。他们大半是躲开这类危险的问题,不肯表态。有的甚至还劝我,也不要去管它。啊哟吆!这个时候,还去想这些……?真正对这批木简有感情且敢负责的像徐森玉、傅斯年等人都不在北京。怎么办?判断形势,分析敌情。还来得及偷偷地取出来。但需分秒必争,当机立断。我就一个人干。估计运了两三回,我记得不是很准确了。把所有东西统统拿出来,集中在那里。当然,我也得到了旁人的帮助。”这段约三百多字的口述,沈亚明花了五六千字补释。她采访了友人、翻阅了当年的报纸、校史等文献,详述了北平沦陷、北大告急的时代背景;对郑天挺等人的“不肯”“不敢”作了实事求是、入情入理的分析;对“向来少表功、少用大字眼”的父亲为何在这次口述中用了“爱国”“义愤”“献身精神”的心路历程作了精到剖析。虽然作为女儿,对父亲这段长期被埋没的“英雄史”难免有拘泥、溢情之处,几重身份的光顾也多了些自谦之词。但作者能从史境语境出发试加辨析,即使是父亲的口述,哪些基于第一手资料,那些来源辗转,她都尽力考证依据,实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做口述史的同人学习。
沈亚明在本书扉页引用了一段拜占庭作家安娜·科目宁娜的话,我录于此,与各位做口述史的同人共勉:“我做此陈述,绝非试图炫耀文字功力,而是旨在将具有这般重要意义的事迹,留给世人后代,以免渐被遗忘,乏证可溯。因为即使是最伟大的经历,若未遇机会受言辞保护而传承于记忆,也会在寂静晦暗中淹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