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浦东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一起假冒知名明星、公众人物实施网络敲诈勒索案件。记者了解到,犯罪团伙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进行引流,发布假冒明星私人社交账号,待受害者添加好友后冒充律师、警方等以涉嫌侵犯隐私为由对受害者进行敲诈勒索。
近期,浦东公安分局高行派出所接到一学生家长报警求助,称其12岁的孩子小李在网上被人敲诈,损失1.1万元。民警调查中得知,当日小李在家上网时偶然刷到一条短视频,发现某位“明星爱豆”意外透露的私人社交账号。小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添加好友,不久对方竟通过了,还打来语音通话。小李还沉浸在加到“明星”好友的喜悦中,没料到通话的对方却自称“律师”,说小李泄露了明星的私人社交账号,要承担法律责任,若小李是清白的,就需要配合他工作。对方听出小李是未成年学生,于是提出让小李拿着爷爷奶奶的手机,向他指定的账户转账验资,用于“证明信用”洗清嫌疑,事后会自动退还,若不转,就让警察来抓小李。
在对方持续诱导和施压下,小李最终拿来老人的手机,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共计1.1万元。直至老人发现扣款提示后,向小李确认才知道被骗了,于是立即报警。
警方很快锁定一个分布在外省市的犯罪团伙。8月7日,专案组分别在多地警方配合下集中收网,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经审讯,这6名嫌疑人中,其中以陈某为首的5人系朋友关系,他们偶然间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兼职”信息,在明知这份“兼职”是为境外诈骗分子提供帮助的情况下,伙同萧某形成了从虚假信息发布到实施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
经查,自今年1月以来,该团伙通过各个短视频、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伪造的“明星”和“公众人物”相关聊天内容,并故意留下“明星”和“公众人物”的社交账号或者二维码,吸引防范意识较薄弱的未成年学生主动添加好友。随后利用未成年学生涉世未深的心理,冒充律师、警察、明星等身份,以涉嫌侵权、泄露明星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敲诈勒索。
本报记者 曹博文 通讯员 陶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