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墨竹(中国画) 名,签还是不签 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 昔日沦陷区的生活 粒头糖,风大起大来
第12版:夜光杯 2024-08-24

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

李微

《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31.5万字。我收到后,泛读了一遍,不过瘾,又通读了两遍,意犹未尽。这部会心之作,我个人觉得缘于作者戴建国兄是在用心写作的。

在追名逐利的时代,平常心犹为宝贵。作者抱着一颗平常心来叙述日常的生活中的人、景、事、物,记录了生活中不为人所注意到的许多细节。用他自己在后记中的话说,就是“我对宏大叙事不感兴趣,只想从俗民的视角审视上海的人、景、事、物。”

有了平常心,文字流淌出来,呈现出作者的清净心。书中没有华丽的文字,文字干净,只有清净如流水的表达和叙述。在啜茶评书一节中,写下的是部分读书心得,也看到了作者清净的内心世界。发自真心而有慈悲心。在“斯人已矣”一辑中,我对孙老师有力的高跟鞋声音的三次敲打,校园历史人物的回忆,同事父女的突然离世,小人物老赵和他的马槽书店以及他那中等个子不到、虚胖、前额亮堂、面庞黑瘦、眼睛总是笑眯眯的样子的这些描写印象深刻。这些音容举动,都抒发了作者悲天悯人之情。作者不断用脚步行走在上海的城乡,在田野调查中他持着恭敬心。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在“亲近非遗”一辑中,作者走访书院和新场的石雕、三林的瓷刻、青浦的棕编和烙画、奉城的木雕、杨行的吹塑版画、沪西的海派写实石雕,表达对这些民间大师的恭敬。作者表达自己对学问的恭敬。文中有许多考证,体现了作者的史学功力。在“感时应节”一辑中,考证了孟姜女送寒衣的常识。查阅后了解,在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可供填充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据《宋书》记载,棉花最迟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但多在边疆种植,到宋末元初时才大量传入内地。棉花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直到元明两代,棉花才成为老百姓最主要的衣物原料。韩非与《韩非子》,法物之玺与法物之印,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考证的成果。平常并非清汤寡水,我在阅读中,会心一笑,可能是被作者以俗民的视角而具有的欢喜心所触发。作者是用欢喜心来对待生活的,这是生存之道和人生智慧。即使在特殊时期,作者也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乐观。书中文字不但清新,读后让人欢喜。在“老城厢”一辑中,带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徜徉位于光启路的上海县衙,位于巡道街的上海道署,位于蓬莱路的上海县署。在龙门邨一带,寻找龙门书院的痕迹。在梦花街,追寻市井的故事。在今老北门外,当年徐光启之子徐骥从北方引来桃种,培育的上海吾园水蜜桃曾负一时盛名。让我的思绪回到过去,对桃园充满想象,让人惊喜。在“沪乡文化”一辑中,作者带我们游泗泾,走南翔,研浦江镇“沪谚三化”;海湾踏冬,云间漫步,在七宝老街饱尝美食;初见娄塘,尝试跨界,山塘八景视频出。在“景界大千”一栏中,考证康健园的创建,带我们感受鸣蝉之惊和春天的惊艳,格花游湖心岛,观沉浸式实景微舞,感受生活的美好。

俗民的样子该是怎样的呢?也许需要具备平常心、清净心、慈悲心、恭敬心、欢喜心。俗民笔下的文字,状写的不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吗?《都市民俗与云间记忆》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我掂书一笑,读后长知识,增智慧,添欢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