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钢
说到开学之后,我不禁想起自己当教师那些年的时光。虽已离开教育岗位很多年,但学生们却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特别是开学后教师节就要来临,当年的学生或打电话发短信或寄上贺卡,祝我教师节快乐,心里总是暖洋洋的。1985年9月10日,加入教师队伍才三年的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那种自豪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这在刚走出知识被贬值的年代,还是相当的幸福。有做了一辈子教师的老教师们朝我这个尚显稚嫩的新教师说,你真幸福,入职不久就有教师节,阿拉这辈子才碰到一次。教师节当天是星期一,正好那天轮到我在校门口值日。一早,我站在挂有“庆祝首届教师节”横幅的校门口,迎接各位学生的到来。学生们进校时都会说“老师,节日快乐!”一些送孩子的家长还和学生一起向老师躹躬,表达对老师的敬意。而当天最显眼的则是女教师的办公桌,桌子上插着鲜花,这让我们这些年轻的男教师有点“羡慕嫉妒恨”。
百废待兴,知识为重,教育为先。当年改革开放尚处起步阶段,有了教师节,社会上尊师重教的氛围一下子浓了起来,学校的教师节大会上,各界单位纷纷表示祝贺,有一家服装厂的领导,给我们每位教师送来了刚出厂的羽绒服,要知道当时这羽绒服是时髦商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买得到。虽然尚处初秋,天还未冷,但接过这件带着尊师重教心意的羽绒服一瞬间,每位教师的心里都很温暖。
回到家,温暖的教师节还在延续。居住地的居委会干部专门登门来道贺,说一家三口是教师的家庭,在居住地很少,所以居委会干部在道贺的同时,还在家门上贴上了“教师之家”的红榜,这在当时非常惹眼,引得左邻右舍纷纷竖起大拇指。邻居们见了面都会说句“节日快乐”,喜得我们一家在社区里像个“明星”。
大家把我们当“明星”,我们也不能亏待了自己,晚上犒劳自己,在家里举行了“节日宴”,庆祝自己的节日。由于尚处计划经济时代,许多商品还要凭票供应,不能大吃大喝,更不能像现在到酒店里订一桌,所以只能到附近的小菜场买了条鱼,买些蔬菜,做了个什锦汤,加上中午学校里带回来吃剩的“节日伙食”,拼凑起“四菜一汤”,边看电视里播出的庆祝教师节晚会,边吃“节日宴”,就跟过春节似的。
那一年,作为教师之家的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师的春天。母亲作为从教三十年的教育工作者,不但受到了表彰,发了从教30年证书,还被安排去了首都北京旅游;父亲被学校推荐去了雁荡山疗休养,一家人幸福感拉满。
今年开学后将是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也是个大年。走过40年的历程,中国的教师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尊师重教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