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3日 星期五
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最新进展 点燃“火种”唱起歌 从文字里感受温度、汲取力量
第10版:文体汇 2024-09-14

从文字里感受温度、汲取力量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李泓冰做客夜光杯文学周

扫码看视频

昨天,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李泓冰(见上图 本报记者 王凯 摄)做客《新民晚报》夜光杯文学周第四场暨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第三十九场活动。与读者谈5G时代的阅读与写作,这位知名的新闻人感慨当下还有人“码字”,还有人读字,弥足珍贵,“我们在互联网的喧嚣中,就像在彼此耳语,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可以说悄悄话的知己。”

抒报人风骨

李泓冰的父母生长在上海,她跟随父母在东北长大,却是看着《新民晚报》长大。“《新民晚报》是生活在外地的上海人的‘相思药’,我们家自费常年订阅晚报。我小时候就爱读《夜光杯》,它让我爱上了写作。”高考时“一不小心”作文考了满分,李泓冰自己的总结是,“读《夜光杯》,高考作文分数一定不会低!”

7年的高校学习,李泓冰只学了一件事:如何说真话。《当庠序之灯一盏盏远去》《小斌的天暗了,我们束手无策?》《当低头族与闹钟匮乏族并存》《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是减震良方》《先救废墟中的孩子》《请为地震死难者降半旗》《五星红旗为苍生而降》……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时事评论,最终汇集成了《世相中国》一书。这些文章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李泓冰认为不是偶然,“《新民晚报》《夜光杯》都是聚焦小人物的故事、命运,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书写给上海的情书。”重提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的5篇时评,回想起当时深入地震现场、站在北川中学废墟上的采访,笔锋如剑的李泓冰忍不住当场哽咽。

听寒鸦心事

在文字的长城被浪掷成泥的时代,李泓冰认为“还能讨论文学、讨论阅读、讨论文字,是当下最幸福的事”。

《新民晚报》创刊95周年之际,“林放不老——赵超构手迹暨《延安一月》出版80周年展”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亮相,李泓冰特意组织了复旦新闻系“望道班”17个本硕连读的同学观展,“这是‘望道班’的第一课,我们要为新闻正名,要感受报人的风骨。”听寒鸦心事、记录百姓悲欢,李泓冰认为这正是报人的留神留心留情。

5G时代,书写从最炫的辉煌走到最后的倔强,李泓冰以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作为结语,“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觅万千知音

2016年,《夜光杯》市民读书会带着阅读这件“小事”,飞入寻常百姓家,觅得知音千千万。8年时间里,《夜光杯》市民读书会成为了办在老百姓身边的文化产品,以文惠民。今年,《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的主题为“品质生活”,探讨如何让人更多从文字里感受温度、汲取力量。

新闻与文学,在李泓冰眼里,他们的关系如日如月,“新闻,真实,如同正午的太阳;文学,优美,是反射现实的光芒,如同月光一样。”

活动交流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新民晚报》资深粉丝频频举手、对答如流。今天是夜光杯文学周的收官活动,作家赵丽宏在文学周最后一场读书会上与读者分享“读书经”:寻找好书,阅读好书。

本报记者 蔡瑾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