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豫园九狮轩 三代人的大学梦 “千古词帝”属李煜 浦东美术馆的永久收藏品 相约德天大瀑布下 柴爿馄饨
第11版:夜光杯 2024-09-23

“千古词帝”属李煜

管志华

闲暇之时,披阅叶嘉莹教授所著《名篇词例选说》,这是“大家小书”丛刊中一本,展读此书,深感其篇幅虽不大,而分量的确相当重。

以《说李煜词一首》为例,精义时见,妙旨纷陈,从而探求所蕴含的幽情微旨,品赏其苦心孤诣的精湛艺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他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激愤的悲慨、流走自如的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哀叹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艺术美感。

叶嘉莹教授认为李煜词最主要的特色在于他的纯真、无伪饰,这首《虞美人》最为典型。在中国历代诗人中,最能以真纯之本色与世人相见者,一位是东晋时退隐躬耕的陶潜,另一位就是五代时破国亡家的李煜。陶潜是隐者:弃官而去,自耕自食,不逐时尚,质性淡泊;李煜是帝王:锦衣玉食,肥马轻裘,曾经的幸变成不幸,过往的宫廷闲情,在困苦患难中迸发激情,李煜国破家亡,他的词才有了真正的进步。这是两个极伟大、极纯真的诗人、词人,倘中国诗歌史缺失陶潜、李煜,会黯淡很多!

王国维又称李煜的词为“眼界大”“感慨深”,颇有见识。李煜原来就正以他的赤子之心,体认了人间最大的不幸,以他的阅世极浅的纯真的性情,领受了人生最深的悲慨。在李煜的词作中,他的两类内容与风格似乎完全相异的作品,却原来正出于一个相同的源流,谓之“阅世浅”“性情真”“眼界大”“感慨深”也。

这首《虞美人》词是李煜词中最为人熟知,却也是最难以解说的一首词。因为凡是为人所熟知的词,一般读者就往往会因其过于熟知而产生了一种麻木或钝感。何况这首词中没有任何生涩艰难的字眼,因此要想对之加以解说,不免会有无从着力之感。可多次吟诵,确实感到这是一首好词。开端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仅只两句,便有一网把天下人尽都包罗在内的力量。而后细品,足可体会出李煜词最可注意的一点特色,那就是他对一切事物之感受与表现的态度,全出于直感而不假思索或雕饰。直到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即是对愁恨彻底的究诘;“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即是往而不返的答复;可见李煜之用情的倾注和耽溺。

有人说:“写景的诗要显,写情的诗却要隐。”其实写情之作,写得显,同样可使人感觉意味无穷,而且深挚有力。李煜的不伪饰、不雕琢,从一己回首故国之悲,写出千古世人的无常之痛,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其章法之周密与气象之博大,正是这位“千古词帝”的过人之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