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叫“鲲”的大鱼 秋风送爽(中国画) 谜语里的西瓜 吃食与不值 被沧桑堙灭的古运河 “好吃魔”忙早餐 如何丰富一本书 藏拙之美
第12版:夜光杯 2024-09-23

被沧桑堙灭的古运河

许桂林

这一段大运河已经被沧桑的岁月湮灭了。以前出安徽宿州古城,无论是西去还是东下,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车子不是行走在路面上,而是在横贯淮北大地的一条土垄上飞驰。直到2006年9月,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在宿州西门口老桥西侧,发现距今1400多年的隋唐大运河遗址。人们这才知道,原来车子行进的这条所谓的土垄,正是当年隋唐大运河的中线南侧。一千多年前,这里并没有什么车水马龙,高楼林立,而是大运河上一派帆樯林立、百舸争流的繁华景象。这段大运河在历史上为隋唐大运河遗址通济渠段,开凿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贯通黄河、淮河与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全长650公里。

公元605年,隋唐大运河初开之时,并无宿州古城。河开之后,这里有纵贯南北的驿道和隋堤上横贯东西的御道相交,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带有交通枢纽色彩的水陆码头。人们于是在河上架起一座桥梁,名为埇桥,于是人们开始在这里聚集,商贾在这里云集。可以说,隋唐大运河从这里流过,孕育了今天的埇桥。

令人遗憾的是,在埇桥成为宿州治所前后500多年间的岁月里,由于黄河无数次夺淮,隋唐大运河渐渐淤平。到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黄河改道,在徐州泗水至清口入淮,泗州之汴口遂废,隋唐大运河终于湮灭。而一次又一次的黄水夺淮并没有停止,大运河的河床最后终于淤积为一道高出地面的土垄,默默地横亘在由中州平原到淮北平原这片广袤的千里平原之上。当年,大运河从埇桥流过,而如今的埇桥区号称安徽的北大门。

站在今天的宿州市大隅口(淮海路与中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走向的淮海路在这里向南向北呈现出缓缓低下去的地形。可以说,大隅口是淮海路上的一个“分水岭”。这里正是当年隋唐大运河的中心航道。在淮海路西侧,曾经发现两处石构建筑,两者相距约40米。专家推断,这里就是埇桥遗址。在埇桥的南边,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平行街道,至今仍沿用着古代流传下来的名称:大河南街和小河南街。

蓦然回首,埇桥几度荣辱兴衰,一路行来,竟已跨越近1200个春秋的时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