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造,蟠龙天地陈国效居所变成了茶馆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现在想什么时候洗澡就什么时候洗,不用排队。开窗即是康健公园,天然氧吧。”在徐汇区康健路上,房龄高达70年的康健路341弄7—8号“红砖楼”通过“原拆原建”,历时一年改造为11层现代住宅。郑阿姨参观新房时,激动溢于言表。
“这里以前是洋布店,旁边是邮局。戏台广场是重修的,礼堂是老建筑,上面的红星一直保留着。”来到青浦区徐泾镇蟠龙天地,原蟠龙古镇村民陈钢当起了向导。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组织“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聚焦“两旧一村”改造推进工作。未来,上海将根据不同类型、区域,因地制宜形成差别化的更新改造方式,在民生改善、群众接受、资金投入、风貌保护等多重约束中寻找最优解,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区有机更新。
老夫妻开心住上新房
家住第8层,进门左手是灶台,右手边是水槽,推开拉门便是独立卫生间。客厅有双开门冰箱,还摆放着钢琴。卧室的阳台足够大,洗晒很方便。“这几个月像做梦,我们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心。”71岁的郑莲仙是徐汇区康健路341弄项目成套改造的受益居民,今年4月拿到新房钥匙。原本20多平方米的陋室跃升到6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
郑阿姨夫妇俩向记者讲述起从前“蜗居”的日子:以前老房子20多个人共用1个厕所,早上起床后内急只能跑到桂林公园如厕。每逢大雨屋顶就会漏水,炒菜的时候还要撑伞……据悉,徐汇区康健路341弄7-8号原是红色砖木砌成的三层楼小梁薄板房,建于20世纪50年代,早年分配给当地教育、工会等系统职工租住,楼内共30间房、27户人家。数十年过去,老房子变得破旧不堪、渗水掉灰,地下管网老化,居民长期忍受着居住空间狭小、“厨卫合用”等不便。然而,受限于房屋权属关系复杂等问题,改造迟迟未能启动。
在市相关管理部门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支持下,房屋产权移交至徐汇区属国企,由区属国企作为改造主体,并于2023年4月启动了康健路341弄项目拆除重建改造。这也是上海首例“产权移交”改造的城市更新案例,为推进后续工程按下了“快进键”。后来,徐汇区又探索“承诺方案外搬”模式,让居民外搬和房屋改造的方案设计同步进行。徐汇区房管局副局长周艳介绍,新建房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建造工艺,77天实现结构封顶。地下1层,地上11层,全装修竣工交付,居民拎包即可入住。改造后住宅全面“消灭”朝北户,2—11层新设计60套住宅,户均使用面积约35平方米,较改造前新增独用厨房、卫生间,且每户都设阳台。原有27户居民全部原址安置,新增33套住宅可用作保障性住房或区内成套改造统筹安置房源。
重现江南富庶水乡景
“这里的青瓦70%都是从别处古镇上收集而来,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修旧如旧。”“你看到香花桥上的两条凹槽了吗?在我小时候这里为行车方便铺了水泥,现在重修后还原了凹槽,这是数百年来人力车走过的压痕!”站在时间轴上回望家乡,陈钢的语气满是自豪。短短三年多,昔日城中村变身商圈CBD,成为上海网红打卡地。徐泾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建华介绍,蟠龙“城中村”改造地块实施方案是全市第一轮城中村改造中最后一个取得认定的项目,也是全市首个建成运营的项目,成为城市更新的优秀范本。在历史风貌保护方面,西虹桥开发公司联合开发团队启动为期3年的蟠龙历史文化研究、规划编制以及项目报批等各项重要工作,对蟠龙的人文、风貌和名人故事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编撰形成《蟠龙新志》,这也为召稼楼、横沔老街等典型项目改造提供了借鉴。
项目同时完成了3万平方米的河道整治和水生态修复,修复了青浦区级文物保护点程家祠堂、凤来桥、香花桥、天主教堂、蟠龙庵等建筑,再现“蟠龙新十景”。蟠龙荟等公建配套设施也将移交给属地政府,反哺居民。 本报记者 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