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的林风眠作品《绣球花》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里,引起轰动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已经闭幕,但是,“中国式风景”仍以各种形式延展着广度、深度与热度。昨天,“中国式风景”进入了普通居民的社区生活。中华艺术宫携手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艺术电梯计划”,在陆家嘴市新居民区和东园二居民区的18台加装电梯里,居民将不再被反反复复的广告围绕,目所能及之处是赏心悦目的林风眠和吴冠中的作品(复制品)。
作品点亮空间
当市新居民区1号楼电梯门缓缓打开,林风眠的作品《绣球花》即刻进入了视野,色彩绚丽的绣球花充溢着画面,饱满旺盛。鲜艳明丽的红黄蓝三色对比强烈,浓郁厚重的色彩构成了花瓣,同时保留了印象派绘画的笔触,呈现出光影的微妙动态。大师之作点亮了整个电梯轿厢,令狭小的密闭空间顿时有了明媚鲜艳之感。
上海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负责人、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马琳告诉记者,作品的一侧贴着以A4白纸打印的艺术家简介和作品赏析,以详尽又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介绍艺术作品,“因为照顾到社区内众多老年居民的阅读习惯,还特意将字体尽量放大了一号”。如此郑重其事的标签说明,令人拥有了进入美术馆参观的同感。展出的作品还都配有二维码,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作理念。
在小区其他电梯,以吴冠中的《山》和《崂山松石》为背景设计的作品,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艺术的魅力。当观众走近电梯时,绚丽的画面仿佛在召唤他们。电梯内则是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林风眠的《溪流》呈现出温柔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而吴冠中的《荷花》和《都市之恋》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了对自然和城市生活的深刻理解。因为每部电梯内所展示的作品各不相同,每过一个月,作品都将进行轮换,满足居民的好奇心与渴望。在展出期间,居民若想看到其他楼栋电梯内的作品,还可以参加定期举办的工作坊。
艺术丰富日常
现场观众被电梯门里的艺术场景所吸引,有的人当即扫描二维码,沉浸在艺术背后的故事中。这个瞬间,艺术不仅改变了电梯空间的面貌,更在无形中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气息。居民代表表示,社区居民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期待和喜爱,“能够在自己家门口近距离感受林风眠、吴冠中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昨天在现场还举办了“蓝晒艺术工作坊”。工作坊将蓝晒艺术的历史与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吴冠中的作品相结合,通过花卉与植物元素,探索光影与蓝色的无穷魅力。工作坊不仅让居民学到了新的艺术技法,还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工作坊完成的作品将展示于市新小区的楼道中。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在电梯内以简约的现代风格呈现出林风眠和吴冠中的经典作品,让每位进入电梯的居民都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她说:“这种‘艺术融入生活’的形式,拉近了居民与艺术的距离,推动了社区治理的提升,正是中华艺术宫致力于‘人民城市’理念的艺术实践和传播,肩负‘社会大美育’使命和责任的生动体现。”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