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暖“新”聚“新”为他们打造温馨“家”
第4版:上海新闻 2024-11-12
解骑手工作难题、提供保障房公寓和就餐点、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

暖“新”聚“新”为他们打造温馨“家”

和欣公寓三号楼的房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苏河湾万象天地的非机动车临时停放点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摄

骑手友好社区地图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摄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有序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为人民城市的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11月6日,上海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要推进新兴领域覆盖攻坚行动,以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实现党的宗旨和作用全覆盖。如今,上海正通过基层党建引领服务、团结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他们打造工作与生活的温暖港湾,努力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城市。

对于新就业群体而言,人民城市的蓝图如何铺展?是否能让他们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静安、杨浦、普陀三个区,对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举措作了一番观察。

停车、进门难? 是管理也是服务

“停车、进门难”,是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中一道必经的“坎”。以商场为例,外卖员要取餐,把非机动车停到入口最为便捷,但会引起拥堵,商场不允许;一旦停到人行横道处,又会影响行人,秩序混乱。

今年6月,静安区因地制宜,在上海率先启动新就业群体友好型商圈建设。苏河湾万象天地是北站街道辖区内一大型商业载体,周边商务楼集聚,外卖员、快递员时常穿梭其间,非机动车停放成为一大难题。苏河湾万象天地物业总经理姚冕告诉记者,商场曾尝试过“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但收效甚微。为此,街道牵头协调各方,梳理了周边马路上的非机动车划线点位,根据外卖员、快递员的便利性设计动线,增设了3个非机动车停放点。工作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苏河湾万象天地天桥下方,一旁醒目的标牌上方标注着“快递、外卖临时停车点”,许多快递员、外卖员自觉地将非机动车停放在此处,还有安保人员在维持车辆秩序。“如今,乱停放现象大大减少,管理起来也省心。”姚冕说。

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同样划出了一块“小哥优享停车位”,可停放约30辆非机动车。大宁国际党群服务站站长刘艳雯告诉记者,大宁国际商业广场毗邻大宁久光中心,更是快递员、外卖员的聚集地。今年上半年,宁新聚微党群服务点正式落成,不仅为快递员、外卖员开辟了停车区域,一旁还设置了近40个置物柜和饮料柜,便于他们取用物品。淘鲜达位于大宁国际商业广场一楼,外卖员廖翔每天约有40单配送任务,“现在有了专属停车区域,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廖翔提到,如果碰到下雨天,他会把雨衣临时寄存在置物柜里,方便随时取用。

除了商圈,社区也是新就业群体日常出入的地点。今年4月,上海首个“骑手友好社区”在杨浦区殷行街道落成。在开鲁二村入口处,一张“骑手友好地图”详尽地标注了骑车出入口、楼号、单元号、临时休息点、充换电等信息,连非机动车不可通行的道路都做了清晰标识。据杨浦区殷行街道工作人员戴平介绍,“骑手友好地图”让快递员、外卖员进出更加便利,还通过线上骑手App地图笔记优化配送推荐路线,为骑手节省约20%的配送时间。

街道还在社区内为快递员预留出两三块空地,方便他们停车分拣货物。戴平透露,目前,“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已在街道50个居民区全面铺开,聚焦“信息、设施、人际、成长”营造全方位交融的友好氛围,为辖区内的新就业群体带来更多温暖。

用餐、租房贵? 全方位生活保障

在上海,一系列对新就业群体友好的举措不仅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还深入到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常有新就业群体提到,在上海租房是一笔大开销,且由于下班时间晚,免不了与邻居产生矛盾。近年来,上海打造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推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不少都面向新就业群体。

在普陀区桃浦镇武威东路718号的和欣公寓里,就有一栋专门为外卖员打造的保障房公寓。上海荣和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丁毅介绍,和欣公寓3号楼于今年1月正式开放。前期,普陀区面向1000余名外卖员开展了专项调研,为解决他们“安居难”的困境,集合各方资源,为外卖员量身打造了“骑手新家”,共设有98间住房、300张床位,分为2—7人间不等,每张床位均专门划分了对应的非机动车停车位,“目前,98间房除样板房之外全部都租给了‘饿了么’,入住率近80%。”

和欣公寓3号楼入口处设置了换电柜与刷脸门禁设备,公寓房间宽敞明亮,不仅有着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烘洗一体的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等家电也一应俱全,还配有衣柜、桌椅等。来自安徽淮北的00后外卖员刘艺强选择了3人间,入住公寓5个月以来,每天都幸福感满满,“这里配套齐全,租金由公司支付,我们只要支付水电煤费用,成本很低。”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快递员、外卖员也面临着“用餐难、用餐贵、用餐晚”等现实难题。今年8月,静安区多方联动,打造了30个“暖新餐点”,并推出“延时服务、错峰套餐、速取窗口”,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新就业群体吃上健康实惠的“安心饭”。

工作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位于江宁路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暖新餐点“淮安路社区长者食堂”。几位快递员正围坐一桌吃午饭。顺丰快递员秦杨面前摆着里脊肉、黄瓜炒肉片、青菜、豆芽,还有一碗豆腐汤,只要12.9元。秦杨告诉记者,“以前只能在工作区域凑合一下,自从有了暖新餐点,我天天都来,这里环境好,价格也划算。”

据江宁路街道淮安路社区长者食堂负责人孙传凯介绍,该暖新餐点实行延时服务,将中午营业时间延长1小时至下午2时,并为新就业群体推出“9.9元吃饱”“12.9元吃好”等错峰套餐。记者注意到,食堂为新就业群体预留了一个“速取窗口”,还设置了保温炉、保温桶,确保他们能吃上热菜热饭。顺丰快递员王昌杰告诉记者:“这里的菜干净卫生、价格便宜,从站点过来只要几分钟,有效解决了我们的用餐难题。”

缺乏归属感? 与社区“双向奔赴”

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的人民城市,离不开深入调研,洞察新就业群体的实际困难与需求。“要让新就业群体友好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拉近和新就业群体的距离非常重要。”在基层工作中,杨浦区殷行街道工作人员戴平发现,新就业群体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要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力量,关键要靠党建引领,“只有通过常态化的活动服务与他们建立起紧密联结,他们才愿意敞开心扉。”

戴平告诉记者,在杨浦区殷行街道骑手友好社区建设的基础上,许多新就业群体都加入了助老志愿者和兼职网格员队伍,开展社区巡逻“随手拍”、楼道垃圾“随手清”、安全隐患“随手报”等活动,进一步充实社区治理和公益服务力量。“今年的中秋主题党日活动中,外卖员、快递员还与社区内8位轻度认知症老人结对,在日常生活中彼此陪伴、互相关心,共同找到心灵的慰藉。”

37岁的宋蒙蒙来自山西,是中通快递静安二部营业厅的站点经理,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从事快递行业6年。他在工作区域内发现,一家医院门口的快递经常杂乱堆放,不仅导致人行道路面安全隐患,快递包裹也遭受日晒雨淋,容易丢件。去年起,宋蒙蒙成了江宁路街道新就业群体友好活动的“常客”,尤其是逢年过节,一系列关怀让他倍感温暖。随着双方联系日益密切,今年7月,他尝试将问题反映给了街道的党群工作人员,第二天就有了回应。10月21日,在医院的支持下,崭新的快递柜已投入使用,既还路面整洁,还方便外卖、快递的投递工作。宋蒙蒙也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成为了社区的“一分子”。

如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生活保障,也为他们搭建了更多融入这座城市的平台与桥梁,越来越多的新就业人群实现了与社区的“双向奔赴”。

饿了么外卖员姚维是普陀区和欣公寓3号楼的住户,也是“1℃空间”蓝骑士为老送餐公益服务队的一员。从2021年开始,姚维每天为普陀区长风街道腿脚不便、生活自理困难的高龄老人提供个性化送餐服务。在一次次为老送餐中,他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和这片社区的联结愈加紧密,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