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沪”连互动“阜”务升级
第9版:长三角 2024-11-12

“沪”连互动“阜”务升级

阜阳城南新区鸟瞰图 庞成 摄

吉祥三宝公司生产车间

阜阳市民中心内的税务综合窗口

本报记者 黄佳琪

通讯员 姚一鸣

提及安徽阜阳,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百亿江淮粮仓”“舍小家为大家的王家坝精神”等印象,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阜阳加强与上海等地的联动,探索协同创新、招才引智、民生协作,加快融入长三角“朋友圈”,成长为皖北龙头城市。在这里,不仅有“新”潮澎湃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有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

日前,本报记者随“潮涌长三角 满意在‘阜’务”长三角媒体总编阜阳行活动,实地采访、感受阜阳在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创新举措。

产业 借智“申”级

还有一周,就是程女士的预产期了。6日下午,她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数字化家庭产区,提前“考察”这里的环境。“我朋友之前就在这里分娩的,也推荐我来看一看。”程女士说,能够有家人陪伴自己生孩子,肯定十分温馨。数字化家庭产区成立三年多来,已经迎接6000余个新生宝宝,在阜阳以及周边城市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今年7月,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晋升“三甲”。“一方面,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另一方面,正好赶上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执行院长王宏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他表示,目前已与上海、苏州等地的多家医院进行合作,将沪苏浙的先进技术、思想、观点带到阜阳。

近年来,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先后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达成协议,协同创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

这股医疗合作浪潮还在持续涌动:今年4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阜阳市太和县人民医院合作签约;7月,颍上县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陆信武教授名医工作室签约……上海的医疗机构在学科建设、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让更多当地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这股“沪”动的力量,也在阜阳市界首市的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激起了创新的涟漪。在这里,有专为消防应急工作人员设计的阻燃安全防护绒,不仅保温且具备卓越的隔热效果;为南极科考队量身定制的极寒热力绒,能在-40℃的极端严寒中为科考人员提供强力保暖;此外,公司还研发出以乳酸聚合而成、秉持环保理念的聚乳酸环保绒……

其实在成立之初,吉祥三宝公司只是一家传统棉纺织企业,以棉纱、缝口线为主要业务。2017年,在界首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达成产学研合作,进军新材料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保暖材料——仿鹅绒结构G棉,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我国运动员服装的填充物。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飞介绍,以前这种保暖材料都依赖进口,现在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成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据了解,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今年有望突破2亿元。其中,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产品占比80%以上。

创业 “第二故乡”

走进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内的安徽祺力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辆辆特种礼仪车经过组装、焊接、涂装等工序后顺利下线。“目前该领域在国内基本属于空白,我们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生产的高端特种礼仪车已获得工信部牌照。”祺力汽车负责人赵祺介绍。

赵祺是上海人,父母是阜阳知青,对他而言,阜阳是自己的第二故乡,“长三角一体化的政策也是当初我们选择落户阜阳的一个重要原因。祺力成立四年多来,我们亲身经历了阜阳快速的发展,这一切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公司自主研发的柔性车辆生产线,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类产品生产,保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2023年,公司实现产值2400万元,今年预计突破1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亿元。

在阜阳,像赵祺这样来自外地的企业经营者比比皆是。

“2022年底,我们得知公司所在的地方要拆迁,就开始四处找厂房。”安徽栎玛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运成说,苏州和阜阳结对合作密切,在两地的帮助下,2023年初,公司转移到阜阳市颍东经济开发区。更让杜运成惊喜的是,当地政府办事效率特别高,公司不仅实现了“拿地即开工”,也是阜城三区首例“五证齐发”项目。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达产后可新增年产5000吨精密金属压铸生产能力,年产值2亿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在杜运成看来,公司和员工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受益者,技术、市场、原料、人力资源、物流、售后服务等完全可以无缝融合。“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有信心在未来增加投资。”

陈佳棋是安徽舒昌针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来到阜阳市阜南县之前,他在浙江省绍兴诸暨市已经做了20多年的袜子生产与加工。

“大概在10多年前,我们在诸暨遇到招工难的情况。”陈佳棋说,当时厂里有不少来自阜南县的工人,都说阜南很好。陈佳棋记得,自己是2017年9月来到阜南的,10月就将生产设备拉了过来,11月份开始投产。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2023年,公司年产棉袜4000万双、包覆丝原料1200吨,实现收入5600万元,完成税收120万元。预计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5800万元。

营商 满意“阜”务

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企业经营者来阜阳投资兴业注入信心,阜阳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

总投资100亿元的阜南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66天;总投资102亿元的纽龙船舶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研发生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0多天;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度光能年产3GW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及1200吨钙钛矿材料生产项目,仅用30天就完成了从洽谈、签约到开工的全过程……“阜阳速度”成了这座城市的“新招牌”。

“阜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阜阳市政府秘书长孙存坤表示,阜阳深化制度创新,推进流程再造,优化为企服务,打造“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0.5个工作日办结,招商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平均耗时比全省快19.2天。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各地客商来阜投资兴业。

2021年11月,阜阳进行了一场新探索——设立“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为群众和企业解难解烦解惑”(即“两有三解”)平台,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平台对于所有的求助、投诉和意见,事不论大小均登记造册。

针对阜阳人口众多、社情网情复杂实际,阜阳组建“1+8+N”平台矩阵,把12345政务热线和人民网网友留言、市长信箱、“互联网+督查”平台、政务新媒体留言、媒体热线等途径收集到的问题,一并纳入总平台流转,全天候受理群众和企业的投诉、求助及建议。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收到投诉意见建议320余万件,办结率超97%,群众满意度达93.4%。

据介绍,阜阳市聚焦打造“满意‘阜’务”营商环境品牌,连续6年开展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推出近1000项改革举措,探索开展涉企微改革百余项。如今,阜阳市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明显进步,真正实现了以优化营商“软”环境,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