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高原秋(水彩画) “等你牌”被滥用 缘分 老上海露脐装 爱情的年轮 公公丰子恺书架上的书 聊赠一枝春 远逝的稻草垛
第13版:夜光杯 2024-11-18

远逝的稻草垛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曹伟明

20世纪70年代,我插队于上海古文化遗址青龙镇的青浦农村。当年,村里宅前屋后的空旷场地上,堆满了碾盘大小、轮廓不一、滚圆且结实,顶上还要制作一个伞形尖顶、方便雨水往下流的稻草垛。在我的眼里,它们就像一个个原始的文化图腾,在江南大地上呈现。那是农民创造的“造型艺术作品”,是乡土游戏与实用美学的结晶。

在布谷鸟的声声呼唤中,在烟雨滋润中,水稻一寸一寸变成青绿色的。那狭长的青稻叶冲天而起,接纳着阳光雨露。蛙歌农谚,稻花在南风转向西风中,在空旷的田野里播撒着香味。稻穗在阳光下低头下沉,感恩着大地,感恩着农民的汗水,等候那月牙般镰刀的收割。稻子在农民的田歌声中幸福地躺下,用扁担挑出田野,摊圆了生产队的打谷场。随后,稻谷登农门、入仓,稻草则一垛垛相互依偎在村前屋后,形成金黄的世界。

秋收之后,稻草垛挤挤挨挨地在村里热闹着。那高高低低的稻草垛,造就了稻柴烧灶的饭菜香味。当年,我也拥有自己烧灶专用的稻草垛。把一个个稻柴团塞入灶头,是我开门七件事之一,也是富有烟火气生活的能量来源。稻草通过铡刀切割后,可以化为村里耕地牛身上的力和肉,也会在燃烧后化成农田的肥料,从一条秘径再回到田间,和埋在地下的稻茬根再次相聚。

一堆堆的稻草垛,像一座座儿童乐园,给农村孩子们的童年镀上了金色华彩,为他们开启了艺术启蒙。秋风送爽的夜晚,孩子们常在稻草垛旁吟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光下,稻草垛堆场上的游戏热火朝天,有官兵捉强盗、造房子、跳绳比赛,犹如儿童的嘉年华,还有鸡鸭猫狗相伴。稻草垛还是儿童们躲猫猫的好地方,钻进稻草垛,藏成稻草人。稻草垛堆场,是全村的文化娱乐中心,农村儿童的“迪士尼乐园”。

那时,高高的稻草垛是全村的制高点。在这里看月亮,月圆月缺,令人遐想。嫦娥、玉兔,天上人间,加上乡村故事会、广播喇叭说书、沪剧露天演唱、广场电影放映,在稻草垛丰满了又消疲,消疲了又丰满的过程中,增添了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弥补了我插队生活的枯燥感。

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与稻草垛渐渐疏远。如今农村的稻草垛寥若星辰,但我始终难忘过去乡村稻草垛的形状、颜色,以及它安稳地蹲伏在大地上那个淡然安定的姿态。它是崧泽文化绵延六千年农业文明的标记,是一个温暖又激昂的田歌音符。江南文化的乡愁,曾经隐匿在金黄色的稻草垛里,更隐藏在我心中的记忆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