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忍
在买布料或衣服还凭布票限量供应的年代,上海兴起过将劳防手套拆了织纱衫的潮流,算是一种上海人生活中的精明。
当年,我们单位发的劳防手套有两种,一种是单纯棉纱的,另一种是在棉纱外面再塑上一层塑料保护膜的。领棉纱的,一个月给你三副;领塑料膜的,是给塑料膜的和棉纱的各一副。也就是说,领一副塑料膜的手套相当于领两副棉纱的。
两种领取方式可以自己选择。有人选择单领棉纱手套,因为想留着织纱衫,舍不得用,结果手在挫零件时都被拉破了。鉴于此,我选择每月各领一副——一副塑料膜手套在干活时用,一副棉纱手套留着织纱衫纱裤用。为了多留棉纱手套而出工伤,我觉得犯不着。
手套纱线为6支纱,质地远不及36—60支纱的棉毛衫、棉毛裤。如果编织时对它的缩水率缺乏充分估算,那么很可能要出洋相。
当时,我们弄堂里一个当车工的姑娘,用积攒了将近一年的劳防手套,为自己编织了一件带图案的纱衫,穿上身,弄堂里的人齐声说好看。尽管事先留出了缩水量,但经过一次洗涤后,衣服缩得惊人,原先显得宽大的纱衫套在身上紧绷绷的,下沿缩到肚脐眼上面两三寸,变成了一件露脐装。姑娘只好把这件露脐装,让给了她上小学的妹妹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