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UCCA陶美术馆(俯视)
西岸艺术中心
江苏UCCA陶美术馆(侧视)
星美术馆开馆展“开启START”展厅现场
舟山(普陀区)美术馆
星美术馆边的绿皮火车
粟上海社区美术馆
粟上海·红园美术馆
油罐艺术中心
陈 琳
美术馆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大美育”的关键载体,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影响力不限于艺术领域,而是从各个层面影响着城市的精神气质,释放出的艺术能量往往能带动一片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甚至盘活整座城市的前行动力。
从璀璨精致的上海滨江,到东海之滨的舟山渔港及至全国,近几年拔地而起的美术馆建筑扎根本地文脉,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造就了中国城市千城千面、一城千面的万千气象。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古根海姆美术馆凭借弗兰克·盖里为其一手打造的解构主义建筑,在西班牙创造了“毕尔巴鄂奇迹”,吸引了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涌入,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经济衰退的工业老城摇身一变,成为蓬勃发展的世界旅游新都。而在当下的上海乃至全国,随着大审美时代的来临,美术馆的文化形象和社会角色不断丰富,不仅为人们了解这座城市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最佳滤镜,更是激发起公众的向美之心,以艺术创作引领打造出生活引力场,成为区域转型升级的驱动引擎。
扎根城市文脉,不忘传统
“旧船厂爆改美术馆,也太酷啦!”不少网友发现,最近的社交平台被舟山(普陀区)美术馆刷屏了。这家12月新开的美术馆,建筑设计出自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的手笔。
位于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腹地,整个建筑处处包含着舟山海洋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保留原船厂大量元素的基础上,王澍启用了旧砖瓦来构筑建筑外立面,使得美术馆的外观如波涛中的“海礁”,在对称布局中呈现出不对称的生动状态;而从沈家门港对岸的高层建筑俯瞰美术馆全景,不难发现,其中还暗含着中国山水绘画格局。馆内空间则以通过纹理设计呈现出波动的视觉效果,行走其中,仿佛行于波涛之上,与“海礁”的外观相辅相成,相互应和。
建筑师扎根本地文化的设计思路,赋予了海港美术馆独特的气质,被网友称为“满满都是舟山的味道”。不仅如此,开馆首展“共栖之舟”中的装置作品,更是和美术馆建筑本身相映成趣。在美术馆流动的空间内,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讲述“东海故事”,仿佛一条条追逐艺术、彼此共栖的小船,萦绕着对海港的记忆、对家乡文化的自豪,带着观众去往海洋精神的深处。
事实上,在“大美术馆计划”正阔步前行的申城,扎根城市文脉、保留历史叙事的美术馆不在少数。作为上海几大滨江中的“当红片区”,徐汇滨江就有大批美术馆由本地工业遗存改造而成。比如,油罐艺术中心前身就是龙华机场废弃航空储油罐,整个美术馆建筑最大程度保留了油罐的工业痕迹,只新增了一些圆形、胶囊形的舷窗和开洞。
而由法国建筑师、普利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捉刀的星美术馆,则保留了一个多世纪前,中国近现代史上首个承担海陆转运重任的火车站。为尽可能保持火车站建筑的原汁原味,努维尔以钢铁和玻璃两种朴实的材料,创造出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展示空间。光线透过天窗和侧面的玻璃幕墙洒落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效果,历史的厚重感也为展品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个任由风和光线流动着穿过其长而通透的建筑,与周围散落着平缓的巨大船只以及绿色工业吊塔一起,仿佛在默默地回应着这片区域的历史和老一辈人的记忆。
无独有偶,位于江苏丁蜀镇陶二厂文化街区核心地带的UCCA陶美术馆,也是通过建筑本身致敬当地古老的陶土文化。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受到当地“龙窑”的启发,将美术馆打造成一条盘旋的“龙”的形态。为了让美术馆拥有古朴的神韵,他请来经验丰富的工匠,一片片烧制了外墙的瓦片。每一片都有专属的凹凸纹理与色彩层次,在不同角度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斑驳的肌理,以神秘感和视觉张力展现出当地悠久的陶土工艺历史。此外,隈研吾还特别设计了一条视线通道,从园区内的美术馆出发,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河畔,时而幽暗,时而视野开阔,形成和建筑、历史、文化的有趣互动。
开启艺术引力,对话未来
除了扎根地域文化,表达一方水土的故事之外,优秀的美术馆建筑设计正在以其前卫先锋的理念,眺望时空、对话未来,开启艺术引力场,挑起引领地区发展的重任。
舟山(普陀区)美术馆的开幕,是当地推动发展的一步棋。作为舟山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美术馆将在舟山市深化海洋文化长廊建设工程中扮演用艺术生活打破壁垒的重要引路石。美术馆的运营,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打开欣赏舟山渔港文化的窗口,之后沈家门渔港博物馆等一批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也将同步加快,形成一系列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带动当地文旅融合的转型与发展。
作为国际设计之都、文化高地的上海,更是深谙将艺术引力握指成拳之道。黄浦江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在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后,位于徐汇滨江的西岸之所以先一步引领风骚,正在于包括西岸美术馆、龙美术馆、油罐美术馆、星美术馆等一众艺术展馆已经形成了合力,产生了集群效应。在艺术的合力引领和赋能之下,如今的徐汇滨江不仅限于上海工业历史的见证者、现代艺术的展示窗,更是文化创新的试验场,西岸传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的构建,标志着区域发展破圈升级,从“文化驱动”向“科创赋能”迈出关键一步。而这些从工业遗存焕新而成、保留城市记忆的美术馆,成为区域发展再度腾飞的坚固磐石和底色。
哪怕是在一片社区中,美术馆的建筑设计也能稳定发挥能量,凝聚人气,激发社区活力。由刘海粟美术馆发起的“粟上海·公共艺术与社区营造计划”,通过空间改造、艺术创意、社区互动有机融合,活化老建筑,发挥美术馆的影响力。位于愚园路1088弄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江川路红园东南门口的粟上海·红园美术馆,都是利用社区中的老建筑,因地制宜设计再造而来。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的弄堂漫游、文创沙龙、记忆手工坊,粟上海·红园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徐思捷在汽轮机厂拍摄的作品、祝金坤基于江川路街道景观的建模重构,不仅将艺术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更是凭借对“在地性”文化的清晰梳理与深度挖掘,与社区居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上海在未来城市更新发展的潜力。
为美而生的美术馆建筑,在与历史和记忆对话的过程中,也开启了向美而行的未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