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乙(甲文)
图二 离(甲文)
图三 巳(甲文)
图四 巳(甲文)
徐梦嘉 文/图
天干地支的年轮不停地转着,转眼农历乙巳年近在眉睫。拙文作“乙巳”两字通论。
乙
“乙”在天干中排在第二位,也是序数第二的代称。甲文金文中的“乙”(图一,甲文)构形基本一致,乃至今文的正体“乙”都是最简单的扭曲一笔。但“乙”字起源问题却不简单,众说纷纭。
1.植物破土而出的萌芽形。《说文解字》:“乙,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乙乙,难出之貌”,即草木艰难生长的状态。2.鱼肠形。《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3.刀形省略。4.人颈形状(笔者注,十天干对应人体部位:乙为颈、肩、四肢、毛发、指甲、肝、神经系统)。5.甲文中的一款“离”(離,图二)字,构形长柄上有网,网里有鸟,上面“鸟”的形状与“乙”非常类似(我曾在拙文《“掬离”两字》谈到一款甲文离,网中鸟是笔画多的隹之甲文),从文字角度分析,“乙”的本义,极有可能是指“燕子”,而燕子就是古书中的“玄鸟”,即鳦鸟。《诗经·邶风·燕燕》中的“燕燕于飞”,汉初毛亨解释“燕燕,鳦也”,其“鳦”(yǐ),由鸟与乙构成。捕获了小鸟,需要将小鸟抓出,与网分离,故离引申出分开、避开等意。“乙”字在旧时还有“轧”的意思,“抽轧”一词描绘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抽出并弯曲生长的状态。
谛视有着诸多字义待定夺、仅曲笔一画的“乙”这浩瀚精深中国文化中重要汉字,我似乎在听奇妙的乐曲,品浓醇的曲酒,如痴如醉。三千多年来面对迷离幽幻的“乙曲”,莫衷一是的古人都会有此体悟吧。我反复稔究不另作“徐说”,认可乙是“植物破土而出的萌芽形”。
巳
“巳”是地支中的第六个。甲骨文中的“巳”字有两种字形:1.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形(图三)。2.已经出生儿形(图四),与甲文“子”共形。
在字义上,“巳”字的本义是“胎婴儿”,我列举两字:1.包,甲骨文腹(胞衣)中有子形,表示人怀着孕的状态。2.祀,从巳加表示祭坛的示(礻)证实史料记载,古代祭祀有用小孩当祭品,因孩子心灵纯洁,没什么杂念,以此祈求神明保佑族人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求子之祭”,则是向神明祈求繁衍生息子孙绵延的仪式,是一种传统的信仰和习俗,源于古人对子嗣的渴望和祈盼。由于甲文巳(见图四)与表示生肖“蛇”的“虫”形近,于是“巳”作为蛇的一个定语,对应的十二生肖是蛇,巳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代表敏捷与智慧,重生与变化;在一些地方,蛇被视为复兴、繁荣、吉祥、神圣的象征。它又是华夏比较早的图腾标志。
早在殷商时代,“乙巳”两字已被借作农历干支时间用字:除乙巳年外,还细化有乙巳月、乙巳日、乙巳时,乙巳时对应上午9点至11点。举例,《殷墟书契续篇2·28·5》:“乙巳卜。”在上午这个时间段占卜。
《易经》认为,世界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发展,而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2025年将迎来乙巳年,对应《易经》中的巽卦。“巽”为风、木,喻示新的气象将开启,象征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而“巽”的构形,上面竟有两个“巳”(这里指两个成人,字谊即大家都朝向一致共同前行)。也印证我认可的乙字本源为“植物破土向上而出的萌芽形”还是有道理的。值此,小文预祝大家在乙巳年中诸事顺利。意犹未尽,以卜算子正格填词一首:
卜算子·乙巳
乙曲醉千年,满目青葱景。破土万芽抖尘埃,大地迎佳境。
巳乃新生命,萌动胎儿憬。古远刀痕留遗绪,殷契皆焕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