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
降能耗 摩擦系数降6倍 气象保障一体化平台 护航示范区低空飞行 创新要靠厚积薄发的努力 东亚文化如何向西辐射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开机 助力小结节早诊早治
第7版:科创上海 2025-02-06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开机 助力小结节早诊早治

院长陈昶开启Ion支气管镜机器人 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讯(记者 左妍 通讯员 孙辉)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日前引进了全球先进的气管镜机器人系统——Ion支气管镜操作控制系统。与传统支气管镜相比,Ion系统导管更细小,能够轻松到达以往难以触及的区域,大幅减少患者的痛苦。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榜首,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但是,许多早期肺癌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肺结节也常常被忽视,导致许多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传统支气管镜检查由于导管较粗,难以到达肺部外围的微小结节,诊断存在局限性,让医生和患者都颇感无奈。目前,外周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通常依赖外科手术或肺穿刺活检,而传统穿刺活检虽然诊断率较高,却也伴随较高的气胸风险。即便现有的内镜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临床性能和稳定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而全新的Ion系统采用更加安全、微创的技术,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上海市肺科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顾晔介绍,Ion系统具备更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医生通过系统控制台,可以轻松掌控导管的插入、定位与活检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减少了操作中的失误,还能够实时记录结节位置,确保后续治疗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Ion系统还能通过对肺部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帮助医生规划最佳的手术路径。医生可以根据屏幕上的实时图像,精准锁定结节的位置,从而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据上海市肺科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肿瘤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苏春霞教授介绍,在一项应用Ion系统对外周肺结节的前瞻性、多中心、多阶段的单臂研究中,纳入了美国6家中心的365位患者,总体导航成功率超过98%,活检成功率达到94.6%,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为85.2%。首次在较大样本中,证明了机器人支气管镜的高诊断性和安全性。

通过这一技术,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提升肺结节的早期诊断率、微创治疗效果以及精准活检水平,填补国内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在肺结节领域空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