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剧院《重聚·贰》音乐会演出现场
乙巳蛇年春节假期刚过,作为音乐剧“圣地”的上海就迎来了众多海外音乐剧明星。2月6日起,由“拉面”(莱明·卡莱姆罗)领衔的《重聚·贰》音乐剧明星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连演6场,人气十足;今晚起,来自德国、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7位音乐剧大咖又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举办11场音乐会。这些音乐剧明星为何密集来沪?在剧场看音乐剧音乐会与完整版音乐剧,体验有何不同?
明星教和声秀中文
昨晚气温骤降,但上海大剧院却气氛火热,座无虚席。6位伦敦西区与纽约百老汇的音乐剧明星,第二次在上海“重聚”。他们中有在《剧院魅影》中饰演魅影的莱明·卡莱姆罗、饰演子爵的哈德利·弗雷泽,在《悲惨世界》中饰演艾潘妮的萨曼莎·巴克斯等。随着《剧院魅影》《悲惨世界》《冰雪奇缘》《猫》等知名音乐剧的经典曲目依次唱响,观众席里响起了阵阵掌声和尖叫声。几位明星的唱功了得、情感饱满,表现了角色在特定戏剧情境中的内心世界。在演唱到《悲惨世界》组曲时,有观众甚至擦起了眼泪。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听到43首歌曲,让观众连呼过瘾。几位演员在场上与观众互动很多,不少人还秀起了中文,让粉丝感到格外惊喜。如哈德利·弗雷泽教全场观众唱《Just let go》(《放手吧》),他将全场观众分为三组,分别教唱三个声部,最后让大家唱和声,并进行点评,引发全场笑声不绝。
“拉面”和女演员赫尔在演唱前穿插了一段对话。“拉面”问赫尔:你的乐队是怎么和粉丝互动的?赫尔说:在一个中国的社交媒体上。
多语种音乐剧名曲亮相
如果说,《重聚·贰》是让人领略到了英语音乐剧的魅力,那么,即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音乐剧明星系列音乐会”,则将带来法语、德语音乐剧的经典名曲。7位演员中有好几位上海观众的老朋友。荷兰的德语音乐剧演员玛雅·哈克福特2023年在上海文化广场一连举办三场个人演唱会。法国音乐剧演员马克·赛博特和洛朗·班已经多次来沪,上海观众甚至给他们起了“马三伯”和“老航班”的昵称。近年来,上海文化广场引进了英德奥法俄等多个语种的音乐剧佳作,也为一批优秀的国际音乐剧明星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
和“拉面”“哈老师”学中文一样,这些欧洲艺术家也被中华文化“圈粉”,在文化广场的音乐会上,洛朗·班将翻唱张国荣歌曲《我》,此前,他已翻唱过中国歌曲《茉莉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
为演出市场“双向赋能”
从音乐剧到音乐会,是演出市场的一种“双向赋能”。去年1月至10月,全国音乐剧演出票房达13.96亿元,上海占56%。上海音乐剧的火爆,也带动了音乐剧音乐会的热度。在这个文化消费日益多元的时代,“轻量化”的音乐剧音乐会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让经典艺术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大众生活。
同时,一些特定音乐会的举办,也像音乐剧的“测试版”,为全剧的引进和演出起到一个预热作用。2025年,包括《悲惨世界》《SIX》在内的一大波海外音乐剧正在路上。一场场音乐剧和音乐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体现了申城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
本报记者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