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光
继“电波”“李清照”之后,上海出品的舞剧赛道中,下一个爆款在哪里?日前在国际舞蹈中心上演的“元舞际”原创舞蹈专场,可以令人窥见上海舞剧的潜在张力和未来前景……
“元舞际”是上海歌舞团每年举办一次、由歌舞团的舞蹈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舞蹈作品的高光汇聚。最新一期“元舞际”的12个节目,预示了上海未来舞蹈的发展方向。
在这些青年舞蹈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中,最有“舞剧苗头”的大概率不是独舞——独舞难以生发人物关系的互动,可以抒发个人情绪但是难以呈现叙事情节。观众的审美心理是需要被阶段性拨动的,这就是戏剧必然有发生、突转、悬念的情节起伏,“勾”得住观众的每一次期待。因此,最有“舞剧苗头”的起码是双人舞,最好是群舞。
在“元舞际”中,双人舞《千年难抵一香缘》(编导:侯腾飞 演员:方文 毕然)与群舞《前世今生》(编导:朱凤伟 演员:周晓辉 祝赫 沈莘凯 金开纪 娄家诚)仿佛彼此为对方的“前世今生”——《千》是国风满满的白蛇与许仙的现实主义写照。双人舞姿饱蘸情感。令人击掌的是道具伞的运用——伞,本身就是故事中的必要道具,但是当白蛇双手向后,两个肘关节都被架在横过来的伞上之时——这把原先象征情感呵护的伞,就成了情感的束缚。许仙对白蛇的情感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呢?此时,道具与舞姿的结合,形成了观点。而在《前世今生》这部有着象征主义色彩的“白蛇新传”中,一层塑料薄膜不仅具有叙事性还具备了艺术性。起先,白蛇的各种盘桓,有着舞姿拟物的技术内涵。当四位男演员展开一张几乎占据舞台一半面积的塑料薄膜覆于白蛇头顶之后,加上变幻的灯光效果,“破茧”的叙事,美美地达成了。白蛇破出一个与头同大的洞,慢慢把薄膜的洞撑开至腰部——它又成了她的裙。白蛇始终是一个尽量在人间寻求适应,始终在做着把不利于自身的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的努力的“人”。这两部作品都通过舞姿、道具、灯光、舞美等,塑造人物、推进情节、表达观点且展现美……
在节目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朱洁静的名字,列在策划、监制一栏;人工智能专家倪冰冰及其算法团队,也占据不短的篇幅;影像与交互设计组有9人……如今的舞台剧不再单纯仅为舞蹈演员个人的表达。
当王佳俊谢幕的时候,一堆从天而降的词组、短语“砸”向撑着伞的他:“我自己”“追随光”“心灵”“渗透自己的身体”“坚持与热爱”“重塑”“镜子看见了你”……这些可以自由组合的短语,也是青年舞蹈人的“心声”与“自勉”。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