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六条“春运返校定制专线”开通 金价创新高  金店排长队 垃圾分类“大篷车”开上申城街头 从咖啡到跑鞋  大数据解码新消费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2-09
特色志愿队、智能机器人一起来助阵

垃圾分类“大篷车”开上申城街头

厢式货车改造的“大篷车”车身上,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宣传片。车里装载着设摊的工具、展板和游戏设施,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今后,上海市民或许会在车站、商圈、小区里不时“偶遇”这辆“垃圾分类大篷车”。记者从昨天举办的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篷车“周周进”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今年将举办四五十场“大篷车”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入分类薄弱场所。

机器人“发力”

昨天,“大篷车”开到了闵行区的古美公园。几台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人来回开动,吸引了往来市民的注意。孩子们则对钓鱼、拼图等垃圾分类小游戏乐此不疲,赢得游戏后还能获得分类围裙、分类扑克牌等小奖品。

“我们设计了几十种游戏,针对不同区域来开展。比如,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动迁房小区或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会设置‘基础版’游戏;在常住居民较多的场所,会开展‘升级版’游戏。”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办公室负责人牛广成表示,今后“大篷车”会根据街镇的“推荐”,驶进垃圾分类工作较薄弱的场所,在开展宣传的同时,也能寻找、吸纳对志愿服务感兴趣的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

志愿队“添丁”

在古美路街道,昨天也有6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加入了“大家庭”。其中3支为街面服务队,聚焦沿街商铺;另3支为特色志愿服务队,由房产中介、外卖骑手、中小学生组成。

“外卖小哥穿梭在大街小巷,可以随时传播垃圾分类知识。今后他们的外卖箱上将增添标语,在送外卖时也会附送垃圾分类宣传页。而房产中介是外来居民来到古美生活的‘第一站’,也将通过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等形式,在前道关口进行宣传。”古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旻介绍。

据悉,古美路街道现已构建了“1+3+3+71”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涵盖居民区、沿街商铺和新就业群体。

一季度“排满”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在册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人数已超77万,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市、区、街镇、居(村)委、小(社)区“三级管理、五级队伍”的志愿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市绿化市容局宣传处处长朱锦介绍,今年将重点夯实街镇层面的志愿者服务,“因为这是老百姓感受最深、最能直接看到的地方。”

朱锦表示,“大篷车”相对灵活机动,可以触达平时较难到达的场所,比如交通枢纽、商圈等人群聚集处,引导游客和市民了解并参与垃圾分类。本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篷车“周周进”活动将从首站古美路街道开始,一季度已“排满”了10场,全年计划开展四五十场。通过“大篷车”进社区、进村宅、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公园,在实践锻炼中培育和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激发社区志愿服务活力,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与践行积极性,促使垃圾分类成为每位市民的自发行动与自觉习惯。

本报记者 金旻矣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