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龙在比赛中
杨文龙登上最高领奖台
扫码看杨文龙赛后视频
“你才22岁,放弃可惜吗?”在最艰难的时刻,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为杨文龙点亮了一束光。他问自己:“我热爱滑雪吗?”答案是肯定的。怀揣着这份热爱,他重新出发,在无数次跌倒后,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目标愈发坚定。
因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缺席,1999年出生的杨文龙,这位自称“单板老将”的年轻人,扛起了该项目争金的重任,最终站上了第九届亚冬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的冠军领奖台。
武术少年 爱上滑雪
杨文龙的滑雪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0岁时,他开始练习武术,14岁时转练滑雪。当时,他对滑雪一无所知,只是听从教练的安排。在辽宁省队,他的目标很简单:拿到全国前八名,因为这样就能享受省队的小食堂待遇——少年的想法天真却实在。
两年后,杨文龙迎来了全国锦标赛,却在训练中受伤。同年,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国家队成立,杨文龙通过努力,成功入选国家队。他的目标也随之升级:拿下全国冠军。从2017年开始,他连续三届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他不再满足于国内赛场,开始向国际赛事发起冲击。
18岁时,杨文龙获得了参加国际雪联世界杯的资格,但前20场世界杯比赛中,他连预赛前30名都难以进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常常两轮过后就被淘汰。2021年,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1980动作的男子单板滑雪选手,这一成就引起了业内轰动。然而,训练中的出色表现并未在比赛中兑现,他甚至无法完成1440动作。
无缘北京冬奥会后,杨文龙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付出了全部,却未能收获预期的结果。训练中的伤痛和网络上的冷嘲热讽,让他一度想要放弃,体重暴增20公斤。然而,朋友们的鼓励让他重新振作:“你才22岁,放弃可惜吗?”
重拾热爱 倾其所有
2022年夏天,杨文龙决定再搏一次。由于归队需要走流程,他自掏腰包在成都旱雪跳台训练,积蓄很快耗尽。在最困难的时候,朋友们伸出援手,帮助他重返国家队。那段与教练同甘共苦的日子,让杨文龙迅速成长,他学会了享受比赛的过程。
2023年,杨文龙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2024年年末,他在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上获得季军,这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枚世界杯奖牌。一个多月后,他在奥地利克雷施贝格站完美完成1980动作,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这是杨文龙第一次亚冬会之旅。在坡面障碍技巧赛中,他出现失误无缘奖牌,但团队的支持让他迅速调整心态,专注于接下来的比赛。昨天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他第一轮就祭出了内转1800度的动作,获得了95.50分的高分。两轮过后,冠军几乎到手,但他尊重对手和比赛,在第三轮中再次完成外转1800度,获得97.75分,以完美表现结束了亚冬会之旅。
挑战未来 突破自我
单板滑雪是一项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的运动。面对日本选手已经达到的2340难度,杨文龙表示,若想在米兰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必须再次突破自我。至于是否会挑战2340动作,他持保留态度,但他的外教却信心满满:“他可以2340!”
如今,杨文龙已成为队里的“大哥”,并担任队长。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多是05后的年轻选手。他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支持。杨文龙说:“人一定要敢想,得有目标才行。”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取得突破,至于大跳台上的难度,他将继续带来惊喜。
杨文龙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热爱、坚持与突破的故事。22岁的他,用行动证明:只要心怀热爱,倾其所有,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亚布力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