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3日 星期四
圆滚滚的元宵节(插画) 张謇的家风 南方乡土记忆 春日交响曲 万家灯火春风陌 馄饨中的念想
第14版:夜光杯 2025-02-12

张謇的家风

熹云

参观“见字如吾——张謇书法中的桑梓情怀”展,其中有些张家家风的元素,引起我特别关注。这位状元实业家如何管教后人,又制定了怎样的家训?

有一幅张謇自书的《家诫》拓片,题于1921年。上有正楷写着:“我之爱子孙,犹之古人也;爱之而欲勉之以进德而继业,亦犹古人也。与其述己意,毋宁述古人。乃掇古诫子语,书庭之屏,俾出入寓目而加省。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这段话是张謇要把古人的一些有关家训的文字记录在案,放在家中显眼处,让后代人时常看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中他引用了汉代刘向、三国诸葛亮、魏晋王修、隋代颜之推以及宋代朱熹等一共七位古代贤人的文字,关乎修身、齐家、劝学、慎独等内容,可谓面面俱到。此外,还有他之前所记述《述训》的内容,供后代学习。

张謇书写《家诫》时已近七旬,可见他对后代寄予厚望。张謇虽为状元,且有众多实业,但46岁才生了一个儿子。他在给儿子的信中提及:“若人格无亏,则事即艰厄,不至失败,即失败而非堕落。”他还为儿子聘请外国教师,并提醒儿子:“须诚实恭敬,使中国上等人格因儿而见重。”

张謇之子张孝若对父亲的最大印象是:“我父一生固然是刻苦,也十分的节俭。他穿的衣衫,有几件差不多穿了三四十年之久,平常穿的大概都有十年八年。如果袜子、袄子破了,总是加补钉,要补到无可再补,方才换一件新的。每天饭菜,不过一荤一素一汤,没有特客,向来不杀鸡鸭。”

张謇对自己节俭确实是出了名的。他所撰写的这块《家诫》石屏现藏于南通博物苑,相信参观者会被张家家风触动。

张孝若继承父志,无论在外交、实业还是著述方面,都有所建树。张孝若与出身名门的陈石云婚后育有四女二男,在企业管理、音乐教育、革命事业和从政方面都堪称优秀和突出。

张謇还有一座右铭:“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海门人陈松因为乡贤这句话而受到感动,辞职回乡,开了一家“草木书店”,已经像模像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