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从江海村湖心餐厅起飞,降落在湖边停机坪完成送餐,这一场景即将实现 受访者供图
2024年3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间,千米之下的无限机遇正如浪潮般不断涌现。据预测,今年我国低空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8500亿元,但如何让技术与需求密切对接却并非易事。
在奉贤区南桥镇,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正在这一领域默默耕耘,七年来已经在奉贤布局50多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让无人机技术更好服务社会,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落地发展。
助力服务社会
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一家名为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隐匿其中。科技企业不设在园区办公楼,为何要选择与田间地头为邻?公司总经理钱雷有着他独特的想法:“科技企业也要接地气,因为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我们选择在最贴近客户的地方安家。”
作为上海南郊农业、生态重镇,奉贤农村地域面积占全区面积的80%,不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社会治理,低空经济运用前景巨大。7年前,无人机产业刚刚崛起,因为看好这一市场,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钱雷选择投身其中。当时他就认定,无人机的运用肯定不是拍拍照录录视频这么简单,未来的想象空间不可限量,因此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尝试探索新运用场景的落地可能。
经过多年的摸索布局,翼枭科技已经成为上海领先的无人机运用服务提供商。“中国的无人机技术独步全球,但在具体落地部署中,仍需要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匹配,我们的服务就是对接二者的桥梁。”钱雷告诉记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软件系统的研发,使得每一架无人机都能高效匹配客户需求,其运用涉及公安、消防、农业、城运等等场景,推动低空经济进入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推动数据共享
无人机在奉贤区的高效运用,最直观的案例就是城市管理。例如在河道巡查领域,传统方案是依靠人工巡视,效率低下成果不佳,存在许多死角盲区。但在无人机技术的助力下,不仅效率极大提升,河道垃圾、非法排污等情况在空中一览无余。拍摄完毕后可以用人工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发现各种情况,并向城运中心派单,在装备夜视高清摄像头后更可实现24小时随时巡查。
目前,翼枭科技在奉贤区已部署了50多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拥有上百架无人机。在设定程序后,无人机可以自动起降完成巡查,就如同扫地机器人一般,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好帮手。此外,在奉贤区排堵保畅、防火安全、应急抢险、违建整治、林地巡查等等应用场景中,都能看到翼枭科技提供服务的无人机,装备着各种专业设备,让城市运行更为安全、有序、高效。
随着智能机场布点越来越多,翼枭科技正在探索在奉贤开展低空航拍数据的共享整合,以往各个街镇、企业、单位的无人机运用都是“各自为战”,可能会造成飞行资源重复浪费,如果能够整合需求、统筹资源,形成了一张低空数据信息网,就可以极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钱雷的建议下,目前奉贤区数据局正牵头落实,有望成为上海低空经济运用的又一创新案例。
探索应用场景
除了助力城市管理,无人机能否走进市民生活创造全新运用场景?钱雷告诉记者,翼枭科技正在参与“低空经济+文旅”的探索。
在江海村核心区域,名为鹿营·空岛露营的郊游项目坐落于一座湖面环绕的人工岛上。岛屿中心开设着一家餐厅,而沿湖四周布置着多个亲水平台,这些平台设有无人机停机坪,市民可以在平台扫码点餐,不久后无人机就会从湖心餐厅起飞,降落在平台上完成送餐,这一场景即将在不久后实现,成为上海首个用无人机送餐到桌前的餐饮项目。
“采用这种方式送餐不仅仅是好玩有趣,更是对无人机物流运用的探索测试。”钱雷说,有别于市区,远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快递、外卖运力不足的情况,而无人机直送在这一情况下就极具吸引力。除了为餐厅环湖平台送餐,他们也在探索将配送区域延伸到周边农村,解决附近村民点外卖难的痛点。“如果这一尝试得到成功验证,将成为能够惠及偏远地区经济,提高当地群众生活品质的有效方案。”
扎根远郊乡村、潜心专研技术、探索创新方案,这家25人的企业并不急于扩大规模,而是在修炼内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是首要任务,这是我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的本心,也是企业不变的使命。”钱雷说。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