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垃圾短信”可以识别了 食品安全不能总靠“亡羊补牢” 如何守护好“钱袋子” 先用后付不够透明  小病大修不太靠谱
第5版:上海新闻 2025-03-14

“垃圾短信”可以识别了

三大运营商承诺6月底前完成106短信实名标注

上海市消保委调查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3·15”前夕,上海市消保委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达成共识。三大运营商均承诺:对于有歧义或无法清晰标识短信内容提供者的签名,将使用短信内容提供者的规范企业名称(内容提供者实名)进行标注,在6月底前完成签名的规范使用。

同时,三大运营商还承诺了多项改进措施。中国移动表示,将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包括备案证明、相关责任人等信息,确保责任可追溯;初步建立企业签名合规数据库,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精准“短信免打扰”服务。

中国联通表示,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校验签名登记与实际发送的一致性,上线端口“先登记,后发送”的系统级鉴权管控模式,严格审核并登记接入客户的资质证照文件,同时强化数字化运营能力并引入AI技术。

中国电信表示,将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短信签名及实名制信息登记,建立短信内容动态巡查机制,对不包含退订方式的短信内容“零容忍”,并采取主端口降速、关停等处置措施。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