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年金融理财产品纠纷案结案方式
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曹赟娴)昨天,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位于金茂大厦的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司法实践回应社会关切,守护金融消费者的“钱袋子”。会上,浦东法院首次面向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发布专门的风险提示。
本次发布会通报的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是指金融消费者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引发的民商事纠纷。白皮书显示,2022至2024年,浦东法院共审结涉金融理财产品纠纷案件971件。
从案件类型看,受理的案件中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最多,占比达51.5%,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证券投资基金交易纠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次之,占比分别为23.9%、14.5%和7.8%。
从结案情况来看,以撤诉方式结案为411件,占比最高,多元纠纷化解工作成效显著。
从涉诉金融机构类型来看,八成以上案件的涉诉主体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
会上发布了10起典型案例,涵盖私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保险投资等多个金融理财领域,涉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管理人信义义务等热点问题,展现了当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复杂性。
此外,浦东法院还首次面向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发布专门的风险提示,从投资前、签约时、投后管理全链条提出十项简明实用的建议,助力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也为金融机构规范经营提供参考,共同织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