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记者从昨天举行的“纪念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暨水体清澈度提升”现场会上获悉,继去年成功试点后,上海今年将进一步推进河湖水体清澈度提升工程,建设20个水美村庄、10个水美社区、10个水美公园,相应河湖水体清澈度将进一步提升至透明度大于80厘米或者清澈见底程度。
水体清澈度提升工程,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再升级。首批包括奉贤浦秀村、浦东海沈村、徐汇上澳塘、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等在内的40个“水清水美”试点地方,已成了不少市民观赏水景的好去处。
“今天周一,人少一点,周末就不同了。”在奉贤区庄行郊野公园的浦秀村区域,常来这里的市民张女士直言,周末等国家法定节假日,来这里休闲游玩的人总是络绎不绝,“草地上、河道边,到处都是人,有的会选择住旁边的民宿,有的直接在这里搭起了帐篷。”
“这样的水,谁不喜欢?不少人一到这里,就会‘哇’‘哇’叫好!”在这里经营民宿的周先生,指着旁边一条河道赞叹,“像山区河道里的水一样,一眼就能看到底。”他透露,已有人预订了今年暑假期间的客房。
指导治理河湖水体以提升清澈度的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丽卿教授介绍了一个重要思路,就是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在水底区构建以矮生耐寒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净化系统,在滨水区种植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这样的水生森林系统如果在光照充足生长旺盛的春、夏构建,过两个月左右就可以见到明显效果。
河湖水体清澈度提升给当地增添“生态美”的同时,也有了“产业强”和“百姓富”的效果。奉贤区水务局副局长高艳告诉记者,浦秀村华丽转身后,已探索出了一条“水生态价值转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目前,村里已吸引了14家绿色企业入驻,节假日接待游客超过了1200人/日,村民年平均增收约6万元,村级资产已过亿元。
市水务局介绍,清澈度提升试点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提升水体清澈度(透明度要大于80厘米或者清澈见底),给市民百姓带来获得感、感受度。去年40个“水清水美”试点成功后,将继续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进一步修复河湖水生动植物生境,让种类多样的水生植物群落高效净水,提升清澈度,构建低维护需求、动态稳定、和谐共生的水生生态系统,推动更多河湖水体变得“更清”“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