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打造一站式“甜蜜消费”新场景 辰山植物园开启“夜樱季” 豫园老字号“春菜”上新 “为我所用、我为其用”
第7版:上海新闻/专题 2025-03-25

“为我所用、我为其用”

探索合成生物学,茅台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3月20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凯赛生物科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等学界、产业、协会的代表,分享了对于合成生物学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拥抱合成生物学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信息科学的前沿交叉学科,作为第五代生物技术,其将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实现对生命体功能的定向改造或全新创造,在食品等众多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认为,合成生物学是解码生命规律的钥匙,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跃迁的核心引擎,是传统与未来的“共生密码”。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结合茅台实际,在大会上分享了茅台对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思考,并谈到了合成生物学如何助力于茅台的未来发展。王莉指出,茅台是第一代生物科技的代表,在长期酿酒生产中,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微生态互相促进、互为支撑,构成了酿造生态体系,形成了茅台传统生产力的核心。如今拥抱合成生物学,是茅台由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变的机遇。“茅台现在的体量决定了我们必须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而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的产业支撑。”王莉说。

借力合成生物学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上,生物科技领域的各位大咖纷纷展示了合成生物学在不同领域的前沿进展。上海凯赛生物科技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杨晨介绍了其在生物制造和生物基材料方面的探索,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中心主任陈国强介绍了嗜盐菌对生物制造的颠覆性变革,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分别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对生物制造的驱动作用和合成生物学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正如与会嘉宾所说,作为生物科技5.0版本的合成生物学近年突飞猛进,研究成果的问世周期不断缩短,让1.0版本的茅台看到了向新质生产力转变的可行路径。

王莉认为,转变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科学与技术,传承与创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三组关系。

对于科学与技术,王莉认为,白酒酿造是本质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体,一方面要通过合成生物学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解析微生物的酿造密码,不断诠释技术背后的科学本质。另一方面要把对科学层面的认识转化到生产酿造实践中。

对于传承与创新,王莉认为,只要解释不通微生物来源、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工艺工序都不可随意改变,因为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进而影响到基酒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而对于非生物关联的工序,王莉认为都可以做相应创新,如酒库巡检、有机原料基地巡检等,都可以考虑用AI训练的机器人代替。

而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王莉认为,需要设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创新的应用,转化到对传统产业链的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之中。

探索合成生物学

“为我所用、我为其用”

有了辩证认识“三组关系”的指导思路,茅台具体在实践上,该如何去拥抱合成生物学?

王莉认为可总结为两方面:为我所用,我为其用。

“为我所用”,是指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手段和工具,对茅台复杂的微生物体系进行解析,帮助我们研究清楚微生物间的协作关系,发现更多的暗物质以及风味代谢相关的功能。

“我为其用”,一方面是指结合茅台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库开展利用。茅台在思考,其酿酒酵母、芽孢杆菌等一些极端微生物,是否可以成为工业性的底盘微生物,开发工程菌,用于生产一些有益健康的物质?另一方面,是指茅台所处的传统产业,具有众多挑战性的场景,可给新兴的生物科技等产业提供产业应用场景,帮助这些产业更快步入产业化、商业化,完成从1到100的跨越。

在这样的实践观指导下,就合成生物学的具体应用,茅台已明确初步方向。

一大方向是环保领域,主要基于茅台对酿酒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茅台已有诸多探索,但仍然有提升空间。过去十多年来,在结合科研成果提升主业生产力的同时,茅台也在用科学手段为酿酒的副产物寻找出路。2013年成立的茅台循环产投公司,围绕酒糟、窖泥、曲草等酿酒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建设了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这一产业园每年可处理酒糟30余万吨,年产有机肥12万吨、发酵饲料2万吨、生物质沼气1000万立方米。

合成生物学技术,为废弃物利用向资源化、高端化发展提供了路径。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酿造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陈笔介绍,茅台目前正在探索包装材料覆膜及酒瓶底座的化石基材料替代研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酒糟、窖底水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形成的生物基材料相比现有生物基产品可降低50%成本,目前项目正处于中试验证阶段。

茅台也在与合作方研究将酒糟废弃物转化为高蛋白饲料的路径。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完成小试,从目前试验结果来看,1吨酒糟可生产0.4吨高蛋白饲料,转化率突出。这一技术的产业化路径如能打通,将大幅提升酿酒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实现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在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看来,中国酒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未来将深刻改变中国酒业的发展规律,茅台结合合成生物学开展的科研探索,不仅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也有望为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