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红樱翠谷(摄影) 猫城小记 独立之美 意外之喜 我们换豆腐去 生命之诗
第14版:夜光杯 2025-03-27

猫城小记

顾叶

前几天小聚,友人问我,旅行过的地方中,最推荐哪里?我脱口而出:伊斯坦布尔。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这座横跨亚欧大陆的千年古城出现在诸多文艺作品之中,而我在此驻足几日后,在我的眼中它不再是口水歌里的“浪漫的土耳其”,也不仅是千年前的君士坦丁堡,更是一座多元的宝藏之都。

到达的第一天,住在亚洲区的我乘轮渡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躺在船舱的长椅上望海吹风,对面坐着一位土耳其女生,穿红色条纹T恤,蓝色牛仔裤,看起来不过二三十岁。她主动跟我攀谈起来,问能不能拍一段我放空的视频发布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她说自己是一个博主,专拍一些偶遇的沉默路人。我笑着答应。拍完后,我们开始用英语交谈,从历史到当代,从文学到美食,并未交换姓名但十分钟内颇有共鸣。听到我说吃不太惯住处附近的游客餐厅,她热情地拿过我的手机,打开地图搜到一家餐馆,很认真地推荐我说,这家非常好吃。船到岸了,我们在阳光中缓缓散开,各自走向不同路径。

伊斯坦布尔的经典景点几乎都在欧洲的老城区,蓝色清真寺、纯真博物馆,奈何依山傍海的地形,让人无论去哪都要爬山,无数次梦回重庆。不过气喘吁吁的路上并不全是疲惫,因为总能偶遇各种各样的猫。传言中世纪时这里的下水道与港口船舶为市民同时带来了便捷与鼠患,于是人们开始养猫,自此这里便成为猫之城。土耳其甚至颁布了多条法律保护它们。漫步街头,成千上万只流浪猫会出现在任何你看得到的角落,咖啡馆外的椅子旁、地铁站的刷卡机上、服装店的人形模特脚边、小书店门口的黑胶摊中,惬意躺倒,不卑不亢,理直气壮地接受人类的饲养,与人类共享千年的历史荣光。

结束一天行程后回到亚洲区,我按图索骥去了那家餐厅。店铺二三十平方米,门头看着并不起眼,七八张桌子上摆着整洁的餐具,三四位穿着正式的店员穿梭其间,胖胖的厨师大爷手握大勺,隔着透明的玻璃罩对着我笑。一盆盆菜放在不同的不锈钢方盆中,前面贴着天书般的土耳其语菜名,我挠挠头,点兵点将选中几种。一入口,来对了!一位男士看起来是个领班,穿浅蓝色衬衫,戴着眼镜笑容温和,上每道菜时都用英语耐心介绍菜品,并不时来添水。结账时,我好奇地问他:“这是你的店吗?”坐在柜台前的他有点意外地挑了挑眉,笑着说:“不是,我倒希望是。”随即低下头,继续修理手上的小电器。

不久前一场文学活动的现场,有一位作家分享自己看毕加索传记的感受,说:“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一天一天的日子,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正在看小红书上跨国网友们热络交流的我抬起头,想起了那座猫城中的猫与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