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最养百花惟晓露,能生万物是春风(书法) 春和景明 睡眠惊跳和“不安腿” 家乡的小溪 奔跑的篮球 草木的语言 巴隆客栈
第14版:夜光杯 2025-03-28

春和景明

何芳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每念及范仲淹笔下的文字,我的思绪总会飘向那座隐匿于春日山林间的纪庐亭。

亭中往来的人们或拍照留念,或悠闲地聊天,我则在这里静静感受它的气息。我抚摸着亭柱,仿佛触摸到先祖捐建时的温度,在那个物资并不富足的年代,他们为了他人的便利,慷慨解囊,用一个小小的亭子,诠释奉献与担当。

春和景明之时,纪庐亭宛如从沉睡中苏醒的老者,被蓬勃的生机温柔唤醒。亭前的小径旁,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仿佛与亭子低语,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亭子的飞檐,在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映衬下,轮廓愈发清晰。檐角灵动的瑞兽雕塑,似在春日暖阳中抖擞精神。亭柱上岁月镌刻的痕迹,在日光的轻抚下,如一幅古老画卷,缓缓展开。斑驳的字迹,记录着往昔的风雨和捐建者的风骨。纪庐亭静静伫立,它是历史的守望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闭上双眼,感受春日微风的轻抚,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声。碑刻上的故事,捐建者的名字,与这春之旋律交织构成了跨越时空的乐章。

纪庐亭于我,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先祖精神的象征,善良、奉献和担当,这些品质永远不会过时。繁忙生活中,它是心中永远的春和景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