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文君在赛场 摄影 李铭珅
扫码看视频
◆金 雷
当居文君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没有多少人确信,这位上海姑娘能连续五次承受国象后冠之重。她看上去不像“开天辟地”的拓荒者谢军,或天赋异禀的“跳级生”侯逸凡,倒有些柔弱,甚至不带赢家光环,但整整七年,任64格世界如何风云变幻,站在巅峰的,始终是同一个身影——棋后居文君。
1
“她加冕棋后时,我是台下的观礼嘉宾”
这一次,国际棋联世界冠军对抗赛,居文君迎来了老对手。开幕式那天,她和挑战者谭中怡面对面坐在酒店的贵宾厅候场,脑海里,回溯着两人过往一起成长的时光。
“我们一起在国家队度过了很长的时间,直到2023年。”居文君记得,在国少队时,自己和谭中怡一起出国比赛,还住同一个房间,一晃,20余年过去了,“她从小即天赋出众,是一位年少成名的棋手。”
2016年,两人是中国女队时隔12年重夺奥赛冠军的队友。2017年,谭中怡加冕棋后,居文君是台下的观礼嘉宾。翌年,居文君首次赢得世界冠军,挑落的正是谭中怡。
身旁有一位亦敌亦友的对手,从少年棋手至冠军舞台一路砥砺,这份命运的馈赠,居文君很乐于接受,“这次比赛,我相信她与2018年时相比,一定有所成长和进步。”居文君期待与谭中怡再度巅峰对决,“无论胜负,都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见证。”
最终,比赛多少出乎外界预料,提前见了分晓。12轮慢棋,居文君仅用9局就成功卫冕,比分是6.5比2.5。上半程收尾时,她已经手握2分的巨大优势。
棋枰上的对话,谭中怡一如既往地犀利,在时间上遥遥领先,但居文君的稳健,是更高的境界。对局中,往往临近第一时限时,她长考后仅剩一分钟,或者余下三四分钟里还须走好几步,看得棋友心惊胆战,她却依然气定神闲地落下棋子,将压力抛回对手。赛后记者问居文君用时上的策略,她解释,“找到(行棋)思路,就不会有问题。”
关于国际象棋的布局,居文君信奉每一步都应基于对局面的深入理解,同时不断学习,锤炼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这,大约就是棋后谦称自己没有风格的风格——比赛中始终保持冷静,不为一时的得失动摇。
特级大师、奥赛冠军王频陪伴居文君经历了每一次世界冠军赛,在这位大姐眼里,居文君在不断地成长,成熟,“更加沉稳内敛,丰富的经验让她给人充满力量的感觉。”
2
“落后形势下,我更有经验”
居文君的这趟卫冕之旅,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的。揭幕战先手遭谭中怡逼和后,次局执黑被挑战者击败。那个时间点,居文君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寻找对策。
居文君的教练倪华很少见到弟子情绪这般低颓。开局不利,其实和居文君赛前备战耗心耗力有关。这个时候,能否及时调整,成为她夺回比赛主动权的关键。
前两局下完,冠军对抗赛进入第一个休赛日。这天,居文君暂时放下棋盘、棋谱,找了一家网红面馆“打牙祭”。面馆离开酒店挺远,她打了车过去,适逢假日客人多,又排了20多分钟的队,终于得偿所愿。其间,她和团队的伙伴还分享了几则笑话。倪华发现,居文君很快就卸掉身上的包袱,“这次她调整得非常快。我们没有在技战术而是选择在比赛方式上作了一些总结。从第三局开始到比赛最后结束,她完成得非常好,始终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
居文君曾用一个词分别形容过去几次冠军赛的体验,比如与拉戈诺的是“加赛”,与戈尔亚奇金娜的是“险胜”,那么这次与老对手谭中怡的巅峰对决,哪个词儿合适?
“我想可能还是‘经验’吧,”她解释,“这次比赛我先是落后,然后她在第五局输棋。大家都面临落后形势时,相对而言我更有经验,及时调整过来;她的心态则有些波动,后面状态发生了变化。”
当然,居文君还有调整的秘密武器——周杰伦的歌。每次大赛,她都会让心爱的歌曲陪伴自己,“这次赛前也没少听,《七里香》就循环播放了好几遍。”
大师姐王频没有为居文君担心过,因为一方面比赛才开始,另一方面输棋在居文君往届的冠军赛中都出现过,“一切正常进行,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奏。”在她看来,冠军对抗赛除了比技术,心态也很重要,还有经验,“这些,居文君在比赛中都要比对手做得更好。”
倪华形容,每一次冠军对抗赛,居文君的“剧本”都不一样,有最后一盘非胜不可最终赢回来的,也有领先却被反超,然后扳回来再通过加赛胜出的;上一次对阵雷挺婕,半程落后完成逆转,这次开局落后谭中怡,但迅速扳平然后扩大比分。“很多次她都是这种逆转的经历,证明这名棋手的心理素质非常过硬,而且在越来越稳定的同时,技术也更有棱角,一看这个棋,就知道是她下出来的。所以要塑造她这样一名棋手很不容易,需要时间来沉淀,而且很难复制。”
3
“完成大满贯,我有一种圆满的感觉”
如果说五度赢得世界冠军、成为中国女子国象第一人,书写了历史的新篇章,那么,在构思这些章节的过程中,居文君有自己特别满意的华彩——2025年的第一天,她在纽约首夺超快棋世锦赛冠军,实现慢棋、快棋和超快棋三项锦标的大满贯。
超快棋的比赛每方总限时3分钟,每走一步增加2秒,棋手要在更为紧张的用时里尽量下出完美的棋,锻炼更快更成熟的决策力。居文君在1/4决赛和半决赛,先后淘汰两名超快棋冠军,与雷挺婕会师决赛。
“2017年我拿了快棋世界冠军,一年后首次成为世界冠军,但这些年,我没有十届也至少参加了六七届超快棋世锦赛,但一直无缘冠军,所以对这次的比赛,我特别重视。除了世界冠军赛外,这是我最看重的比赛。”居文君非常渴望能兑现心愿,完成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为了这个目标,她提前一个星期飞到纽约倒时差,并在那里与同去的队友继续备战。
超快棋比赛偶然性更大,今年你是冠军,明年却不晓得花落谁家,没有谁是恒定的强者,但居文君一直在努力靠近目标。去年6月,她参加了挪威国际象棋大赛,这项顶级大赛的加赛采用超快棋方式。10轮比赛中,居文君获得19分,其中7场加赛胜了6场,最终赢得女子组冠军。三个月后,Speed Chess锦标赛在网上落子,进入淘汰赛要完成三种时限的对决,用时从长到短。决赛中,居文君以较大优势夺取冠军。这两项赛事的磨炼,给了她充足的信心,来到纽约,她的目标就是成为超快棋世界冠军。
比赛的强度很大,同一天里,棋手要从八强赛一直下到决赛,中间只有几分钟的休息时间。决赛中,居文君与雷挺婕在前四盘超快棋均握手言和,突然死亡的赛制下,加赛的第一盘,双方又和了,第二盘,决一死战的雷挺婕选择了激烈的变化,但这个变化,居文君事先有所准备,最终战胜对手,成为首位赢得超快棋世界冠军的中国棋手。同时,她也成为继大波尔加之后,国际棋联历史上第二位完成慢棋、快棋和超快棋冠军大满贯的女棋手。
那一刻,居文君有点情不自禁,虽然穿着皮鞋,但离开赛场时还是小跑了几步,“有一种圆满的感觉。”
作者手记
接力棒
首夺世界冠军时,居文君27岁,之后她经历了四届对抗赛,这顶国象后冠,仍稳稳地戴在她头上。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会长、中国首位世界冠军谢军说,这要归功于棋手多年来始终保持极高的竞技状态,在平时的训练中下了很大功夫,而且非常专注。
这种沉浸在事业中的态度,成就了中国女子国象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从谢军开始,经历诸宸、许昱华、侯逸凡、谭中怡和居文君,中国始终扮演着世界棋坛极具影响力的角色,冠军棋手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俄罗斯(前苏联)。如今,接力棒握在居文君手里,而且,她怀揣谦逊和敬畏之心,努力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战术的敏感度,并与其他中国棋手一起,推动国际象棋这项运动不断地进步。
这次世界冠军赛期间,还举办了“上海海湾杯”全国国际象棋新人王赛,同时,受邀前来上海棋院现场观赛的国象爱好者和青少年棋友人数众多,为国象人才的培养和普及营造了浓郁的氛围。成功卫冕后,居文君透露,未来会更多参与国象的推广活动,为青少年棋手作指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孩子投入64格世界。而从居文君身上,孩子们也能感受到下棋不仅是智力的锻炼,更是心灵的对话,若能持之以恒,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