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艺术展览不能仅仅以“富婆审美”为标准 探寻百年上海“光影先驱”创造力之源 店招,怎样才好?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5-04-20

店招,怎样才好?

◆ 林明杰

随着国际视野的开阔,我们认识到,许多地方店招存在巨大差距。必须承认,我们很多地方的店招是缺乏审美的。那些又土又丑,缺乏养护,还特别显眼的店招,其实就是在昭告天下:我们缺乏审美。

但为什么有的地方把他们从国外取的经,用于改造当地店招,就出问题了呢?

原因在于店招涉及的问题是审美,而审美是复杂且多变的。它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涉及不同的文化习俗、建筑风格、城市定位以及管理者和公众普遍的审美素养等等。

当今世界各大城市,店招的街区性风格,我戏分之为“野蛮型”和“优雅型”两大类。

“野蛮型”基本出现于世界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如纽约、香港、东京、上海、巴黎等的商业繁华区域。它的特征就是各种不同风格、色彩的店招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好乱好繁华。那种“无序”生长,最终神奇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大气场。不过这种“乱”也分高低。譬如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店招、门面、广告都各自不同,个性舒张。尤其LV旗舰店,把整个沿街店铺做成一个巨大皮箱,与其他店铺貌似很不协调。但其创意、设计、制作都极为精妙考究。从这个层面上看,整条街上貌似野蛮生长的店招,有着内在的讲究,并不“野蛮”。

“优雅型”则多见于欧洲城市的商住区。那里的建筑不乏一两百年甚至更久的历史,很多都是楼上住家,楼下开铺。所以那里的店招普遍比较优雅、和谐、低调,以不影响建筑风格、不干扰居民视觉为要。店招面积一般都比较小,窄窄的一条,或小小的一块;色彩多为黑、灰、白、墨绿、深蓝之类;字体也比较秀气,有点类似中国书法瘦金体和宋楷。

国内某些地方店招改造往往是学“优雅型”而没学好。简约的造型、黑白灰的色彩,是最需要高度的审美和高品位设计来把控的。弄不好会适得其反。设计的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城镇公共视觉审美提升很重要,但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或者生搬硬套的。我们城镇的建筑和街区风格跟欧洲是一回事吗?小城镇的设计制作力量能为商家提供什么水平的店招设计制作?还是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日本东京商业繁华区店招属于“野蛮型”,而古城京都则属于“优雅型”。京都依据日本《景观法》,要求商店招牌的颜色必须与当地景观相协调,不能过于鲜艳。所以全世界只有京都的麦当劳看板是全黑色的,星巴克的店招色彩以及店铺内外风格都为和风。著名国际连锁店招牌也照样严管。关键是它处理得很专业,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这成功的背后逻辑是对法律、对文化、对艺术设计专业以及对人和环境的尊重。

不专业的处理,才会认为红蓝黑色是艳俗的。须知,世上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设计和搭配。

没有一个商家在主观上愿意自家的招牌是丑陋的,问题只是出在他不知何为丑何为美。我们还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审美普及教育。

在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尤其一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城镇,既需要从无到有地去大力提升店招的审美水准,也要避免草率地制定某些条条框框来强推。不如举办最美招牌比赛等活动来倡导风尚;也可请专业机构根据城镇文化历史背景、环境现状和发展定位,为商家设计各种系列的店招模板,免费供其选择和参考,然后再因势利导,提升整体水准。这在当今人工智能时代,还是比较容易实施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