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山中习静(扇面) 当过一回“黄雀” 丝发流年 墓志铭上的王适 “刀面”和“垫底”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5-05-12

“刀面”和“垫底”

□ 吴翼民

经常遇到“刀面”和“垫底”的事儿。

到卤菜店买卤菜,只要是现切好装盆的,看上去都是面上一崭齐的标致,譬如酱鸭、烧鹅甚或猪头肉之类,面上码得整整齐齐、一式大小的条块,油亮诱人,可见刀功甚是了得,故而江南人称面上整齐标致油亮的条块为“刀面”。与“刀面”相应者是“垫底”,就是垫在“刀面”下的货色。

顾客到卤菜店买卤菜,明知一盆盆挺括“刀面”下有着杂七杂八的“垫底”,也必为“刀面”所吸引,心甘情愿买下那卤菜。如果有谁为了“垫底”的杂七杂八而与店家较真,店家也会与你较真,说道:“鸡啊鸭啊,哪样没有斩头落脚的?就是猪头肉,也有边角料的呀,总归要搭着出售的呀!瞧瞧,一排‘刀面’够挺括的,没有‘垫底’,哪来的‘刀面’?”话说到这份上,顾客还能争辩些啥呢?我完全理解并认同,只要“刀面”到位,“垫底”之杂也无所谓了,只怕“刀面”也来个强撑门面。

追寻往昔,店家似乎比现在实诚,我孩提时就看到卤菜店出售一种叫作“等大”的食品,大抵就是卤菜的边角料吧,当时不塞入“垫底”,而是现切现售。柜台外人头攒动,皆伸长脖子踮起脚,瞪大了眼睛,聚焦于掌刀师傅的刀下,相同的低价,等到大的就叫就买,故而此类食品叫“等大”,是贫寒人家竞买的美食。那情景有点像商品竞拍,一片热烈啰唣。边角料都廉价出售了,就没有杂乱的“垫底”啦。从前有人还谑称这类“等大”为“两头望”,意思是买的人怕坍台丢脸,两头望着没人才偷偷购买。

进了面馆,就有“底浇”和“面浇”之别了。同样的浇头,有人喜欢“底浇”,有人青睐“面浇”。这与“刀面”和“垫底”含义不同——从前辰光喜欢“底浇”者大抵低调,青睐“面浇”者或有些张扬。曾有吃“双浇面”的朋友进得店堂便高声喧哗:“焖肉爆鳝双浇,‘面浇’啊——”一脸嘚瑟,巴望满店堂人都端来艳羡的脸盘。当然,从前的面馆也会细心地为顾客着想,当着凛冽的严寒日子,他们通常会主动给吃客来个“底浇”,将肉啊鱼啊这些冷冰冰的现成浇头先在卤汁里温上一温,再垫到面底下,让吃客感受到冬日店家的温情。

“刀面”和“垫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会不期而遇,店家或开宗明义宣实情,或因时而宜送温情,都是正常的生意经,受众会欣然接受甚而感到一番好意,但也有因商家在“刀面”和“垫底”所耍的伎俩而上当受骗的人。笔者多次去批发市场买水果,贪图批发市场的水果价格便宜,却不料正是这种“便宜”让人吃了亏。譬如一大盒的苹果,盒盖打开,面上一排的苹果,只只又大又光鲜,谁知买回家一看,底下的一排苹果小了一大圈,并且明显欠新鲜。后来学会了当场“验明正身”,谁知又被商家算计了去,苹果全部取出,盒子底盘的硬纸板下竟然夹了一层厚厚的水泥。水泥也卖苹果价,真是防不胜防。更有甚者,有一次我买了一袋活虾,回家倒出一看,“垫底”竟藏着一大块冰坨,冰坨也付虾的价钱,见鬼!立即前去交涉,殊不料那卖虾人竟不见了踪影,原来这是市场游“兵”。

“刀面”和“垫底”倘放在交友之道也屡试不爽。朋友之中,有的人“刀面”极是光鲜,“垫底”则藏有阴暗。由是,对于“刀面”和“垫底”,我更看重“垫底”,于物于人皆如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