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力争5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美创静界”点亮“美丽经济” “小梧桐”立住  有“三重信心”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5-12
在有浓浓烟火气、人文韵、时尚潮的淡水路上开店是什么感受

“小梧桐”立住 有“三重信心”

秦涛在他的“梧·桐”咖啡店忙碌着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淡水路因各种节日活动闪闪发光

本报记者 姚丽萍

“在淡水路开店3年了,再坚持5年,小店就立住了。”

“立住?”

“对,就是让‘小梧桐’活下去、活起来!”

毗邻新天地,一条小马路,从北到南1.4公里,就是淡水路。

昨天,2025年上海国际花展闭幕,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也刚闭幕不久,但在淡水路上,却是四季有鲜花、天天咖啡香。淡水路198号,“梧·桐”咖啡店,底楼加阁楼不过30来平方米,85后店主秦涛坚信小店能够“立住”,因为,真的很“浓”的淡水路带给他“三重信心”。

1 商铺联盟

更有活力和秩序

秦涛的咖啡店,准确地说,是“白咖夜酒”——白天做咖啡,晚间做酒吧。

每天早上7时30分,“梧·桐”开门迎客,秦涛和妻子开启一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18时,“梧·桐”进入“夜酒模式”,妻子下班回家,00后调酒师来上班,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这么辛苦,秦涛的脸上却不见疲惫,人收拾得清清爽爽,很是干练。

小店里,墙壁上,贴着大幅海报,都是00后调酒师的作品,十分二次元。秦涛说,自己虽看不大懂,但也觉得蛮好,毕竟“夜酒”客人大多是调酒师的同龄人,非常有活力、年轻态,他们有自己的爱好,要尊重。

秦涛的老家在安徽,初中毕业后跟着舅舅学厨艺。“世界很大想去看看”,20岁出头时,他离开家乡去了广东、福建,最后在上海新天地马当路的一家咖啡店改行做了咖啡师,一做近10年。2022年,淡水路上恰好有店铺出租,秦涛就做起了咖啡店小老板,成为“小微大军”中的一员。

淡水路上,有不少像秦涛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小老板,开着花店、旗袍店、小餐馆,“白咖夜酒”很常见。去年,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成立淡水路商铺联盟,几十家小店大多都是年轻掌门人,不过,与其他店主不同,秦涛是党员。街道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全覆盖,淡水路街区党支部成立,秦涛担任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邱唯一是淮海中路街道的青年干部,爱用年轻人的方式跟商铺沟通,扫街进店跟小老板们聊聊天,问问需求、听听抱怨、想想办法。

“一两年来,淡水路的变化不是一点点。起码,商铺联盟成员自律他律,因为开店扰民的投诉大幅减少。”秦涛说,一家家小店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秩序,这就是淡水路好看的样子。

2 “五宜”街区

像回家一样舒服

“梧·桐”咖啡店背靠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里的老里弄——丰裕里。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推进淡水路“一街一路”精细化建设,丰裕里经历了大修,居民家的窗户被换成了双层隔音玻璃,保温降噪效果好。丰裕里前面的淡水路沿街店铺也同步更新,店铺门面风格总体跟风貌区一致,细节可以各取所需。“梧·桐”选了木质色调,再看看左邻右舍,有差异却也很协调。

淡水路上,“梧·桐”咖啡店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备也日益完善,一批体量小、数量多、功能实的家门口服务阵地,叠加了洗衣坊、维修点、家政服务点、养老服务点等功能,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关键小事”也都有了好帮手。

今年,淡水路精细化建设继续焕新升级。曾经,淡水路给人的印象是淡淡的。而伴随街区更新和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人们发现,淡水路其实可以很“浓”——在这里,韧性城市示范街区、特色品质“五宜”街区、同心同向幸福街区、多元文化传承街区、海派烟火人气街区,打造出浓郁醇厚的烟火气、人文韵、时尚潮!

“五宜”街区是什么?居住宜、生态宜、发展宜、交通宜、治理宜,特色鲜明,品质精良,总归就是近悦远来,人见人爱,到了淡水路就像回家一样舒服。起码,秦涛就是这种感觉。

他的客人,除了游客,不少是周边居民和楼宇白领。有一位陈老伯每天都会带着早餐来喝咖啡,今年初跟秦涛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我满65岁了,好享受老年综合津贴了,能免费乘公交了!”陈老伯开心的样子,就像小孩子得了压岁钱,也正是他告诉秦涛,一家小店若能熬过七八年,就能“立住”了。

秦涛说,这是老人家的经验之谈,在淡水路上开店,常常能从客人那里分享到这样的“人生智慧”,小马路上浓浓的人情味,真好!

3 节日不断

小马路闪闪发光

过去20多天,“花开新天地”,上海国际花展首次在新天地主会场盛放。上周,2025“活力淮海”运动消费季紧随“五五购物节”在新天地广场拉开大幕。

“其实,淡水路上,大大小小的节日就没断过。”秦涛说,这些节日让他的小店受益匪浅。

“太阳是个文身师,墙上、路上、屋檐上,都是它的作品。”——淡水路上,这句诗挂在小店前的空调架下,走过路过,抬头可见,心里暖洋洋。前年8月,“诗歌刷街”活动让淡水路成了赛诗会;去年8月,“发光小马路”活动让淡水路闪闪发光。这一两年,淮海中路街道连续推出“马路生活节”系列活动和“街巷小店改造计划”,拉内需、促消费、增活力。

今年4月中旬以来,新天地最盛大的活动当数上海国际花展。国内、国外游客因为花展奔赴新天地,顺路来淡水路Citywalk逛逛小店。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当年秦涛在马当路做咖啡师时,韩国客人都是参加旅行团集体前来;如今,因为免签政策,自由行的韩国客人越来越多,“梧·桐”咖啡店接待的韩国散客就没断过。好天气时,客人们在门口躺椅上歇歇脚,喝喝咖啡,谈谈刚看过的花展,非常松弛。

今年“五一”假期,“梧·桐”客流翻番。一批批客人、一杯杯咖啡,秦涛都快忙不过来了,可他还是想说,过节真好,要是花展也能每年都来新天地,那就太好了。

毗邻新天地,在淡水路开咖啡小店,感受如何?“够幸福!所以‘小梧桐’肯定能立住!”秦涛很确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