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洁)今天是第16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记者上午从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上海警方会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各类经济犯罪,已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90余起,涉案金额500余亿元,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警方透露,当前金融“黑灰产”领域违法犯罪主要分为三类:在贷款领域,主要表现为非法助贷和恶意逃废债务;在信用卡领域,主要表现为不正当反催收和信用卡诈骗;在保险领域,主要表现为恶意退保骗取保险佣金和保险诈骗。
伪造材料
骗金融机构减免贷款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宝山分局侦破了一起通过伪造证明材料诈骗金融机构资金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涉案金额460余万元。
以犯罪嫌疑人孙某为首的团伙,假借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名义,为一批借款逾期人员伪造虚假证明,逼迫金融机构重新协商还款协议,骗取金融机构减免贷款本息,收取高额手续费牟利。
以借款人史先生为例,2023年1月起,他在网贷平台陆续借款4万元,到期后网贷平台一年内十余次催收,他仍未偿还,导致征信受到影响。急需资金周转的史先生,在网上看到广告后联系孙某团伙并支付了一笔手续费。
随后,团伙成员冒充史先生与金融机构沟通,谎称史先生系因家庭成员身患重大疾病致贫、目前无收入等原因造成资金紧张,从而导致信用卡、网贷逾期未还,要求金融机构将原逾期欠款停息延期,并在15天内反复恶意投诉金融机构,逼迫金融机构与之重新协商。
为了提供金融机构所要求的证明材料,孙某团伙还伪造了史先生居住地村委会开具的低收入人员证明和史先生家人身患癌症的诊断证明、付款记录等。利用这些虚假证明材料,孙某团伙成功让金融机构与史先生重新协商还款,减免了近一万元的利息,并延长还款时间两年。
据查证,孙某团伙为90余名信用卡、网贷逾期人员伪造了各类证明材料,从中非法牟利50余万元,造成金融机构1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目前,孙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虚构交易
骗退货运费险300多万元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黄浦分局侦破了一起虚构交易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的保险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300余万元。
今年1月,本市一保险公司通过“蓝鲸”护企工作站向警方报案称,公司理赔的部分退货运费险物流信息与交易订单下单人员、下单地址和退货时间等信息完全不符,有些订单的退货时间甚至远早于收货时间,且这些异常订单主要集中在几家网店,怀疑被骗保。
经查,犯罪嫌疑人汪某利用自己开设的网店账号,伙同彭某、陈某等12人以虚构交易的形式骗取退货运费险理赔款。
具体操作是:由汪某垫付下单资金,彭某、陈某等12人批量下单购买小额商品。由于保险公司的退货运费险赔偿金额是根据物流距离计算的,距离越远、理赔金额越高,汪某等人便将虚假交易的收货地址设在偏远地区,在店铺未实际发货的情况下即虚假申请退货,通过伪造发货退货物流单据,骗取保险公司的退货运费险理赔款300余万元,然后兑换成虚拟币分赃,涉嫌保险诈骗。
4月底,警方先后将汪某、彭某、陈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目前,汪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其余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