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智慧快餐 状元王寿彭的文玩雅赠 为宝宝写新儿歌 老榉树上的喜鹊窝 天空开花 沙枣花的春天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5-25

为宝宝写新儿歌

曹剑龙

那晚,我和妻带小孙子在外面吃好饭回家。月暗夜黑,宝宝看着天空,竟用动画影片《奥特曼》主题歌的旋律,自行编了歌词唱道:天空黑了/云朵没了//小鸟飞去哪里//云朵睡了/小鸟睡了//所以看不见。

小孙子名叫以墨,今年才3周岁多,却识字不少。马路上的路标、公园里的指示牌,甚至电梯里和楼道边贴的小广告,他基本上都一认一个准,一字不落读出来。

看到年幼的宝宝喜欢认字唱歌,妻觉得要珍惜鼓励,便“启发”我说:你这个诗人,为什么不写写儿童诗,让宝宝去多读读,多唱唱?

于是,我开始尝试写儿童诗。寒舍阳台上,妻种植了几盆花草。过冬时,有些花草开始枯萎。宝宝看到后,拿起一瓶矿泉水喊道,小草是肚子饿了,我给它喂点水。我一听,这话好有童趣呀!可以写进儿童诗的。这首《给小草喂水》的儿童诗,是这样写的:寒冬天/落日时/北风呼呼在刮//路边小草们/低了头弯了腰/有的还趴倒地上//宝宝说/小草这是饿了/快快喝点水//等肚子吃饱/才有力气/站起来。

有一天恰逢敬老节,带上小孙子去看望我岳母。老人家正在院子里忙碌,见宝宝好奇地蹲下身看得出神,便逗他玩。这一老一小的对话,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启发我当场写了一首《刨果果》:曾外婆家后院/老人正弯腰刨土豆//见宝宝盯着看/问喜欢吃吗//宝宝说/土豆不甜不好吃/我爱吃甜的//您给我从地里/刨个猕猴桃出来/才好呢。

这两年来,我写了不少儿童诗,写好后,小孙子自然是“第一读者”。他读是读了,“抱怨”很难当歌曲来唱。我想想也是,宝宝尚是幼儿,儿童诗若仅着眼于挖掘诗意,没注意到节奏音韵,哼唱起来就困难重重。我调整思路,变换写作技法,专写押韵的儿歌、童谣。

有一天,陪宝宝在小区花园里玩。忽然,身旁蹿出一只大黑猫。宝宝看见,兴奋地去追赶,可最终没撵上。《追猫》是我创作的第一首儿歌:一只大黑猫/喵呜喵呜叫/宝宝看见了/追着黑猫跑//喵呜四只脚/宝宝腿两条/久久追不上/头顶热汗冒//宝宝心烦恼/喵呜暗自笑——//你要多吃饭/再来赛一招!这首儿歌寓教于乐,宝宝后来常会背诵。看得出,他是无比喜欢的。今年春节前,我替宝宝试穿新衣服,拆包装袋时不慎,衣襟上掉下一粒纽扣。宝宝仅问了一句扣子怎么掉了,便兴高采烈地穿上新衣,不管不顾去玩了。我见状略有所思,即兴创作了一首儿歌《盼》:新衣前襟脱线/一粒扣子掉地//宝宝没有去拾/心里早有主意——//等到来年春天/长出一件新衣!很多童谣,我让宝宝读了两遍,他就能背诵。

我的这些创作,或许比不上经典儿歌的文学价值。但我敝帚自珍。因为,它承载着独属于家庭的文化密码。有人曾问我,为何不直接给孩子读现成的儿童诗、童谣?我的认知是,量身定制的儿歌,如同亲手编织的绒线衣裤。一针一线,都丈量着自家宝宝的成长阶梯。

未来,宝宝或许会忘记这些儿歌的具体词句。但我相信,那些朗朗上口的韵律、天马行空的想象,终将沉淀为他生命底色的一部分。于我而言,自己的创作时光,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馈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