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锦绣前程(设色纸本) “六神丸”之秘 病床“微运动” 尼罗河的颜色 以诗为翼飞向远方 故乡的距离
第14版:夜光杯 2025-06-12

“六神丸”之秘

龙聿生

“六神丸”号称“东方魔药”,长期以来,局外人一直想知道究竟是由什么东西造就了它的“魔力”,但一无所获,可见其保密工作做得极为到位。

据专为庆祝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七十周年而出版的《厚德远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一书披露:1956年9月27日,雷允上“六神丸”被列入国家级保密制造范围。目前能享受国家保密配方待遇的中成药,仅云南白药、片仔癀、华佗再造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龟龄集以及麝香保心丸等。

“六神丸”工艺绝对保密,每道工序相互隔离;从事主要工序的职工不仅要经过严格政审、签订保密合同,而且,年轻小伙进厂工作直到退休,甚至终身不能出国;生产场地严禁参观,产品具体内容不得对外介绍,连工作服都是特制的——全都没有口袋的反穿式上装,裤脚一律不准翻边……

传统“六神丸”每粒药丸直径不到1.5毫米,千粒仅重3.125克,且目前无法用机器制作来代替。这个纪录,当下的中医、西医未能打破。那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我们无法想象。

“六神丸”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劳三申在书里讲了一件趣事——当年有位厂长对他开玩笑说:“我很想不通,作为一厂之长却不能进你车间的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