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倏忽温风至  台风稍解暑 出行需遮阳防暑  多吃绿豆和冬瓜 晒伏 三伏天“晒伏”藏双关
第9版:新民手绘 2025-07-07
天气

倏忽温风至 台风稍解暑

扫二维码看“节气版·十万个为什么”

本报讯(记者 郜阳)“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唐代诗人元稹用“温风至”点破小暑时节最大的特点——热,此时的风已不再清凉,而是带着明显的热浪。今天,我们进入小暑。此时,暑气正浓、高温频发,南北方开启“蒸煮”或“烧烤”模式。

据统计,1991年至2020年,从春到夏,各地气温一路上升,小暑时节我国平均气温达到22.2℃,接近全年的峰值。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高,尤其长江中下游会经历从出梅到入伏的过程,南北方一同进入高温高湿阶段。小暑时节,暑气蒸腾、湿热交织,往往容易酝酿出激烈的雷雨。统计数据显示,小暑不仅热得突出,也是全年降水量最多和雷暴多发的时节。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我国降水的“主战场”逐渐向北转移,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结束,北方雨季陆续开启。民间不仅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农谚,也有“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等诗句流传下来。

在小暑到来之前,申城已经历了14个高温日。今天,上海骄阳有所收敛,“炎”值程度有所缓解。2025年4号台风“丹娜丝”已于今天凌晨0时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其中心早晨7时位于距离浙闽交界南偏东方向约175公里的海面上,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

受台风“丹娜丝”外围环流的影响,明天偏东风加大至5级、阵风有6—7级,云系进一步增多,并伴有阵性降水,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上海受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不仅云量增多,阵雨和雷雨也呈现增多的趋势。气温也将因此回落,最高气温维持在33~35℃。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