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9日 星期三
倏忽温风至  台风稍解暑 出行需遮阳防暑  多吃绿豆和冬瓜 晒伏 三伏天“晒伏”藏双关
第9版:新民手绘 2025-07-07
养生

出行需遮阳防暑 多吃绿豆和冬瓜

小暑来临。此时,江淮流域梅雨结束,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内科王婕副主任医师表示,小暑养生需顺应天时,从衣、食、住、行多方面入手,方能安然度夏。

小暑时节气温高,人体出汗多。王婕建议市民衣着应以轻薄、吸汗为宜。棉麻丝质等天然材质的衣物,不仅能让皮肤透气,及时散发体热;同时可减少汗液残留滋生细菌引发皮肤病的风险。切忌穿着过于紧身、不透气的化纤衣物。

部分年轻人贪凉,夏日常穿露脐装、超短裤,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仍衣着单薄。殊不知,腹部是脾胃所在之处,过度暴露易使寒邪入侵,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痛、腹泻。此外,肩颈、膝盖等部位也不宜受凉,否则风寒湿邪易乘虚而入,导致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建议随身备一件薄外套或丝巾,在空调房、商场等较凉的地方时护住关键部位。

小暑气候炎热潮湿,人体易受暑湿之困,出现身重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饮食宜遵循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原则。王婕建议市民适当多吃绿豆、冬瓜、丝瓜、苦瓜等清热利湿的食物——绿豆甘寒,有清热解毒利水之功,作为传统夏季饮品的绿豆百合汤,既能解渴又能消暑;冬瓜利水消肿,与薏米、赤小豆同煮,祛湿效果显著;丝瓜清热通络,苦瓜清热泻火,也都是夏日餐桌上的佳品。

推荐一道适合小暑的养生菜——荷叶冬瓜老鸭汤。荷叶清香升散,能消暑利湿;冬瓜清热利水;老鸭性凉,滋阴补血。此汤清热解暑、滋阴祛湿,尤其适合小暑时节食用,既能补充因出汗过多损耗的津液,又可调理脾胃。

王婕指出,夏季居室宜保持清凉通风,市民们可在早晚气温相对没那么热时开窗通风,引入新鲜空气。此外要避免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老年人更要注意,以防因温差过大引发感冒或者血管收缩导致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王婕提到,睡眠对于养生也很重要。小暑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晚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小憩片刻,以养心护神,消除疲劳。

小暑时节,阳光强烈,外出应尽量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防止中暑。市民出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以防日光性皮炎发生。若必须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饮用淡盐水或酸梅汤,既能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电解质,又可生津止渴。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