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杨柳二则 人生无非两件事 别样的金黄 泰昌布庄 《人世间》接纳《囚犯》
第15版:夜光杯 2025-07-22

泰昌布庄

汪满明

漂泊一生,从无定所。上世纪80年代从通州挤进上海石库门爱人娘家,90年代当上船长住入浦东单位分房,世纪之交调往深圳,一待便是十年,退休之后终于回归原点上海。搬家无数回,东西没少扔,唯有一样,爱人从未释手。啥宝贝?看官一定发笑,一件夹袄。这“箱子底儿”就是早年上海流行的织锦缎款式。

我们家的夹袄很特别,是从新加坡泰昌布庄专门购置的纯涤纶面料和里子,然后请淮海路上的裁缝名店专门制作的新婚礼服。

现如今上了岁数的海员,别的不敢妄言,你问他新加坡的“泰昌布庄”,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国远洋船队从60年代起步,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新加坡是必经补给之地。即便是短暂锚泊,船员必在新加坡下地购物。一是新加坡华语流行交流方便,二是新加坡商铺售卖的商品都是领先上海的“时髦货”。

船停新加坡,船员乘小艇在红灯码头登岸。穿过小弄堂,很快来到一条标写Circular Road字样的小街。通街是斜着的,说不清它的方位朝向,唯有墙面上的“1949”可推断是50年代晚期的建筑。通街并不像上海南市的中华路那样是围着老城厢构建的,而是一条通长不过数百米、蜿蜒曲折的商店街。街面两侧多半是两三层高的南洋矮楼房,上面是居室,底层是售卖海参鲍鱼、泰国燕窝等各具特色的小商铺。泰昌布庄便坐落在环马路深入约50米处。在物资匮乏年代,虽无法考证泰昌布庄究竟向数以万计的中国海员出售了多少树皮凉、纯涤纶、的确良布料,那个具有广告效应的“泰昌布庄”黄色购物袋几乎填满所有中国海员回国公休的行李箱,却是不争的事实。

“泰昌布庄”之所以能在国内各大远洋公司名闻遐迩,还在于这些公司的船舶代理人便租住在毗邻的华侨银行大厦。锚地的船一旦提前开航,国内总部要是有个紧急通知,代理人首先会打电话给泰昌布庄查问某轮船员们有没有到达,或直接步行过来与下地的船长碰头。所以,泰昌布庄还具备了联络站的功能。

“老板,请进,请坐,请里面坐。”白净的小个子老头在布庄门前笑脸相迎。一听“三请”,笔者不由得想起苏东坡给寺院写的那副“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的对联典故来。随着店堂前的吆喝,里间的伙计麻溜地端上来几杯冰镇酸梅汤。自动摇头的落地电风扇送出袭袭凉风,很容易让人想起傍晚时分靠芭蕉扇纳凉的上海人家。新加坡商铺的营销模式,让众多见惯了国内商场营业员严肃面孔的海员觉着新鲜好奇。当那可口的酸梅汤亲手送到你手上,后面自然而然会紧跟:“老板,不来几块料子送给太太和爱人?这是最新款的德国布料——”那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会让人盛情难却。

“来一块吧!”一进店铺,我便瞄好了一块绛红隐格纯涤纶料子。“纯涤纶”三个字是我上船之后才听说的。第一次看到如此养眼的颜色,关键是其质地,比当年上海凤毛麟角的毛涤还要挺括,摸在手上滑滑的,掂在手心沉沉的,不免怦然心动。“老板,你真有眼光。她多高?是做上衣还是裤料啊?”其实,我也就是在端着酸梅汤杯子围着布摊不经意地摸了一下那匹涤纶布而已,不想察言观色的小老头竟然洞穿了我的心思。“这种料子刚刚面市。在上海根本看都看不到。女孩子上衣一般要一公尺三,裤子要一公尺。你上下一起买可以套裁,两公尺二,我可以给你再放一点。”奇了!白净小老头一语中的,我的女友就是上海人。我服了。不买也得买,不由我不买。就在小老头开始下剪刀的时候,我这才想起来问价:“多少钱一米?”“呵,便宜,便宜。六块!”“六块,这么贵呀?能便宜点吗?”下船前,师傅告诉过我,买布要砍价。“不能,不能!这已经是薄利了。要不老板再来两块料子?那样的话,我可以五块五卖给你。”小老头脸上的笑容让每个船员心肠变软。于是,我又扯了一块黑色树皮凉,这块料子是给母亲准备的。另外,还扯了一块墨绿纯涤纶,女朋友做夹袄的面料,五块五成交。

难怪爱人不舍得扔掉这件夹袄,穿上它,风采依然,关键,它是我们金婚爱情的信物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