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清香黄百合(插画) 碎一个盘子,旺一铺一地 想起一家书店 啤酒岁月长 我家来了小斑鸠
第13版:夜光杯 2025-08-02

想起一家书店

韩浩月

夏日炎炎,没由来忽然想起一家书店,那家书店在桂林,漓江边上,名字叫刀锋。每次去桂林,都要去一次刀锋书店。每次去刀锋书店,感觉都像是第一次去,我也无法解释这个印象是怎么产生的,可能和刀锋书店内部布置经常变化有关,也可能与刀锋书店所在之地是游人如织的景点有关。

上一次去刀锋书店,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去年8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举办的书评大赛颁奖,受邀前来参加颁奖活动后的一场论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自己的独秀书房,我只参观了活动举办地的这家,打算去看其他连锁书店时,出版社的黎金飞兄说,晚上去刀锋书店看看吧。

外地的书友谈到桂林独立书店,总会说到刀锋,桂林当地的文化从业者以及书迷,也把刀锋当作桂林的一张名片。到2025年,这家书店已经存在20年整了,一家书店可以存活这么久,就已经和所在城市深度绑在了一起。我曾错误地把桂林的刀锋书店说成先锋书店,一字之差,朋友打趣说,先锋书店是南京的,但与黎金飞逛完刀锋后,我觉得自己以后再也不会记差了。

在去刀锋之前,这家书店曾因漓江洪水淹店,而触动全国爱书人的心。2024年6月19日,受特大暴雨影响,洪水漫过漓江堤坝,岸边的刀锋书店被淹,水位到达书架半身的位置。水是书的天敌,在无法阻挡的洪水肆虐下,被淹后的刀锋书店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当时有网友提议捐款救助书店,但书店婉拒了这份好意,他们默默地收拾打扫店面,晾书晒书,并发起了一场主题为“方舟计划”的艺术共创活动。

我于夜灯初上到达刀锋时,这场艺术共创活动正在进行中,诸多的艺术家,使用被水泡过之后的图书,进行了一次集体创作,那些变形的泡水书,在装置艺术的手法下,造型夸张艳丽,颜色缤纷夺目,通过视觉进入心灵,有一种震慑人心之美,洪水早已不知所终,但这些装置艺术品,把一部分洪水留在了书籍中,留在了书店里,虽然没有目睹洪水袭店的真实场景,但通过装置艺术品的呈现,还是能让人感受到洪水就在昨日的压迫感与紧急感。

我拍摄下来的诸多图片中,有一作品名为《选择》,泡烂的图书竖立起来,并从中间被打开,书页内部有被烧灼的痕迹,在水与火经过的地方,有着状似鲜血的颜料滴下,在这片“血沃之地”,生出了青苔和鲜花,还有一只很萌的小鸟在裂缝处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这样优秀的装置艺术品,那天在书店中,展出了一二十处,每处都值得流连,反复观看,沉浸其中。那晚的参观者,无一例外都很安静,连柜台上去结账的读者,说话声音都是小声、轻声的,能想象到,每位前来这里的读者,内心仿佛都变得轻盈易碎。

我在刀锋,买了一本《伍尔夫传》,还有两个印刷了“刀锋书店”的啤酒杯。《伍尔夫传》是被塑封好的,但无孔不入的洪水,还是在它的封底留下了一片水渍,书拿到手后,立刻拆了塑封,用手去触摸那片水渍,干燥后的水渍污染处,在被触摸时留下了伤痕般的粗糙之感。回家后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总是身不由己地用手指去触碰那片水渍,因而读这本书,还多了传记读物之外的感受,数月过后,读过的内容忘记了许多,但留在手指上的触感至今清晰。

刀锋书店店名,源自毛姆小说《刀锋》,记得书店里有大量毛姆小说中文版图书,由此可见书店创办者对毛姆的喜爱。但现在的刀锋,已经逐渐脱离了毛姆小说“欲望是刀锋,越过即获得”的原意,它更多让人想到,书店和图书,在面对俗常、平淡的生活时,会如刀锋般锋利地划过生活的肌体,使人感到疼痛的同时也感觉到幸福——反正每次我想到刀锋书店,内心总会产生一些这样的悸动。

“受伤”过的刀锋,会更锋利。如同不断被打磨的心灵,会更如镜般干净而空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