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在看不见的地方茁壮(中国画) 大汉的美好生活 独赏青苔养精神 桑叶记 乡土文学家沈从文 云端织毛衣的女孩
第14版:夜光杯 2025-08-02

云端织毛衣的女孩

叶青

行走在北欧五国,随处可见专注织毛衣的人。

六月,我从丹麦哥本哈根飞往挪威卑尔根,航程一个半小时。我是F座,D座的姑娘健美利落,她扣上保险带后,就从一个白色的布袋里取出毛线织物,随后把布袋子放在我们俩中间的空位置上,用友好的眼神向我致意一下就开始编织。

女孩棒针翻飞,线团嗖嗖转,针脚眨眼就排满了。她运针方法跟我们不一样,棒针不是扣在虎口上,而是压在手心下。我在孩子四五岁时,曾经给他织过平针和元宝针两件毛衣,后来就再也没有织过毛衣了。当儿子小时候学钢琴偷懒,我假装要打他手背时,才会拿出插在花瓶里的棒针。

女孩编织的是菱形图案,我对图案不懂,想知道编织方法,就试着用蹩脚的英语跟她交流。她是高中生,从哥本哈根飞回卑尔根家。她把织品往我这边挪,解说菱形就是上下针交替,便以11针为例,说明上下针排列规律。看她身上乳白色羊毛套衫带着质感的筋骨,又问了一句,你身上毛衣是自己织的吗?她双颊漾出一片红晕,笑着答:是我父亲织的,他能织出很多独特的图形。

抵御寒冷的需求是北欧盛行织毛衣的一个重要因素。路上看到挪威峡湾牧区的羊长得腹圆背阔,短尾矮壮:在冰岛荒凉的住地还看见无角的白色绵羊,超级萌。它们能够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擅长在陡峭的地形中觅食,长出来的羊毛是双层被毛,由柔软的内层绒和粗长的外层毛组成,羊毛纤维中含有天然油脂,能防水防潮,编织出来的毛衣穿上能抵抗北大西洋的风,也能隔绝森林里湿冷的晨雾。北欧冬季大多长达半年以上,冰雪覆盖范围较广,羊毛是大自然的馈赠。看北欧人织毛衣就像使用刀叉一样寻常,简单地说是一种谁需要谁喜欢谁就可以做的事情,无关性别。

在挪威和冰岛多处游客中心,各种毛线球、发套、手套、帽子以及羊毛羊绒衫琳琅满目,非常漂亮,但价格比较贵,一件单线花式手工羊毛衫要2000元左右人民币。在北欧,夏季的阳光是奢侈品,极夜漫漫的冬季,灯影长随,咖啡是全年的日常。北欧毛线织品昂贵的不只是手工,还有编入针脚里阳光的味道、咖啡散发出来的肉桂香气和长夜里伴随着编织节律的爱的心跳,每一件手工衣物布满温暖的元素。

历史资料显示,二战时期纳粹占领了挪威,北部渔村的男人参与抵抗运动,女人们夜间围坐在灯下织毛衣,她们给丈夫儿子的毛衣袖口或者下摆处偷偷织进特别的图案作为暗号,比如三朵玫瑰花代表周三有行动,螺旋纹暗示着要避开德军的巡逻舰,可见她们编织技艺的娴熟。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描写父亲的一件丑毛衣。她说母亲去世后,常年驻守边疆的父亲为了年幼的她和妹妹过冬而学习织毛衣,手指因长期握枪长出厚茧,针脚笨拙。为了保暖,还把蓝色的毛线和灰色的毛线混在一起织,看上去像拼贴的补丁。父亲怪自己织得不好,但羊毛是最好的,他是把自己的军大衣拆开,取出里面的羊毛重新纺织成线,那件毛衣是拉格洛夫童年最温暖的记忆。她还说,北欧男人从不把爱挂在嘴边,他们的温柔藏在歪歪扭扭的针脚里,藏在明知自己笨拙却非要为你做点什么的固执里。

追溯北欧维京时代,维京人以羊毛为主要纺织材料,用织线编织包括套头衫、斗篷、袜子、帽子等衣物,用以保暖御寒。他们通过航海向外扩张,活动范围包括现在的英格兰、爱尔兰等地区,编织衣物的技艺在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地理的相邻和文化的输入,加上英伦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羊,拥有丰富的羊毛资源,编织逐渐渗入英伦群岛人的日常生活。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指挥对德国作战时,拿起棒针织毛衣,以保证决策的理性。英国还设立圣诞毛衣日,过节时人们会穿上图案奇趣的毛衣。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比赛现场,英国跳水名将托马斯·戴利在看台织毛衣,获得“毛衣男神”的称号,我们以为这是他缓解压力的方式,他却说跳水是他的副业,织毛衣才是他的主业。他还展示了自己编织的各种款式,穿上了自己织的蓝白条纹毛衣。

事实上,织毛衣已超越实用的范畴,是生活松弛感的体现,也是个人生活技能和艺术爱好的展现,成为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我想写作很像织毛衣,挪威姑娘让我萌生了“编织”的想法,源于热爱,我的“织品”就是作品,也带着情感的温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