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百合花开  足尖传韵 本报四本新书亮相上海书展 “东方微笑”对话当代艺术 撒  阅读红包 设  千场书宴
第10版:文体新闻 2025-08-06
上芭新作亮相国家大剧院

百合花开 足尖传韵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上周末,上海芭蕾舞团根据茹志鹃195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创作的芭蕾舞剧《百合花》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作品由茹志鹃之女、作家王安忆改编,王舸执导,集结杨帆、秦立运、萧丽河等国内顶尖阵容。

首演现场,随着柔美的音乐声缓缓落下,洁白的百合花铺满整个舞台,雷鸣般的掌声在观众席间爆发。该剧艺术顾问、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表示:“看到了年轻演员的成长,他们特别会表演,动作干净,情感表达到位,为他们骄傲!”

《百合花》通过“通讯员”“新媳妇”“大姐”因“借被子”产生的交集,将三人间如百合花般纯洁美好的情感娓娓道来。不少观众在观演后纷纷重读茹志鹃的原著小说,回味经典电影版本,更有观众走进剧场二刷舞剧。大麦网上,《百合花》页面“想看”人数翻倍。

从文学到电影再到芭蕾舞剧,《百合花》历经不同艺术形式的演绎,历久弥新。今年适逢茹志鹃诞辰100周年,《百合花》首次以芭蕾形式搬上舞台,王安忆说:“这是上芭给妈妈和我最好的礼物。”

能够亲眼见证母亲笔下的人物在芭蕾舞台上焕发新光彩,王安忆动容道,《百合花》就像一泓清泉,用一床被子、三个年轻人的故事,为当代青年提供了干净、纯粹的力量。

“从《白毛女》到《百合花》,上芭在芭蕾民族化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探索。”上芭团长季萍萍说。洋溢青春气息的《百合花》保留了原著小说清新俊逸的文学气质,服化道尽展江南文化温婉气质。在王舸精心构筑的倒叙空间里,舞剧以“大姐”的回忆为引,通过交错的现实与记忆空间铺展叙事。轻喜剧般的灵动舞蹈勾勒出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却在最温柔的瞬间,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无情与和平的珍贵。

据悉,该剧将于今年10月亮相海安大剧院,并登上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以富有诗意的舞台呈现将这束承载着青春信仰的艺术之花绽放在更多观众面前。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