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 星期日
《南京照相馆》拍摄地迎来大流量 今迎末伏热浪滚滚 这波暑热何时消退 查无订单被催缴 停在车位吃罚单 进博会新一批展品提前“剧透” 习近平应约同普京通电话 往返两小时来临港,他们为何坚持? 千方百计搜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复兴岛变身“冒险岛”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8-09

往返两小时来临港,他们为何坚持?

8月伊始,在临港新片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爱心暑托班的教室里,时而传来“原来深海鱼会自己发光”的惊叹,时而响起辨识各种桃子的讨论声。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带着两门“硬核又好玩”的课程在此开课,让科学知识与生活智慧顺着笑声溜进孩子们的暑假时光。

“阳光照得到的地方,水母怎么飘?漆黑的深海里,鱼儿靠什么‘交朋友’?”《海洋分层——生态科普》课一开始,实践团队成员方晓璐就用一连串问题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实践团队成员对比着不同水层的光照、温度和压力,讲起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绝招”:水母靠轻盈身体随波逐流,鲨鱼凭敏锐感官锁定猎物,深海发光鱼则用生物荧光在黑暗中对话。“海底世界简直太酷了!”孩子们瞪大眼睛,仿佛亲眼见到了深海里的荧光派对。

“粉粉脸蛋圆又圆,肚里藏着甜汁水”的谜语刚出口,孩子们就齐声喊出“桃子”!《魔都桃宝总动员》课从热闹的猜谜游戏开始。实践团队成员、农业经营管理专项班的孙雨落顺着“桃子的时光故事”,带孩子们看桃花如何在春天绽放,果实又怎样在夏天成熟。

海归种桃姐姐周诗雨、培育70多个品种的黄伟大叔,他们凌晨5时就进园看土壤、剪枝叶……两位种桃人的故事让孩子们若有所思。“如果我是种桃人,会每天给桃树唱歌!”一个孩子的童言,道出了对责任的懵懂理解。

“上海海洋大学带来的课程具有独特的海洋和上海都市农业特色,而且形式新颖,孩子们特别喜欢!”浦东临港科创小学的丁佳成老师由衷赞叹。他特别提到,许多志愿者同学不惜往返两小时从市区赶来,这份专业与热情令家长和老师们尤为感激。

放学铃响,孩子们举着海洋石膏画一路小跑出校门,像炫耀宝贝似的给家长看。“把专业知识变成孩子能听懂的话,是挑战也是成长,这是我们给自己上的实践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说,“无论是深海奥秘还是沪上桃香,当专业知识弯下腰,和孩子们的好奇心撞个满怀,就能在童年里种出科学的苗、责任的芽,还有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本报记者 郜 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