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讲述古埃及大展幕后的故事 《林放不老》经典永存 打造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人民的精品
第11版:2025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2025-08-15

打造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人民的精品

哲学社会科学“五大文库”首发

“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五大文库’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专家学者100余人与会,共同见证首批“五大文库”新书揭幕,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热点,共同探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与经验。

本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上海人民出版社承办。

“五大文库”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集中推出首批共43种新书,涵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高端智库决策咨询、社科名家代表性成果、青年学者原创研究五大板块,既为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提供“上海样本”,又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提供理论阐释、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五大文库”创新工程的实施,将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认为,主题出版要有时代感,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愿景,这是对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化拓展,是对新时代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要以“五大文库”出版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主题出版精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学术界和出版界应有的贡献。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鸣表示,“五大文库”首批成果的编纂出版,凝聚了市委宣传部的战略谋划、上海专家学者的学术智慧、世纪出版的专业力量,立足上海实际反映实践厚度,运用学科资源呈现学理深度,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真理远度。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五大文库”创新工程的后续出版成果,共同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之后的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董幼鸿、复旦大学教授任远、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马忠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祎遐、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雪军等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交流发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热点,共同探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展现了上海社科理论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推动上海积极构建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的学术出版共同体的新作为、新成果。他们的精彩发言,既有鞭辟入里的专业阐释,又有立足实践的深刻思考,从各自的学科视野,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赋能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学人注解。

据悉,“五大文库”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开放式丛书,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新的出版成果,以党的文化旗帜为引领,深化“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着力激发学术创造活力,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学术生态,以更为丰沛的理论滋养、更为深邃的专业洞察、更为澎湃的精神动力,为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上海书展上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展区,已经可以看到“五大文库”进行专架展示(见上图)。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