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选购文创 本文图片 记者 王凯 摄
展览最后一天依然吸引众多观众前来
昨晚11时,距离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谢幕还有1小时,上博迎来闭展前的最后一位观众,上博馆长褚晓波向他赠送了文创周边礼包和新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
上博随后宣布,持续13个月、横跨两个炽热夏天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连续开放168小时后圆满收官。这场堪称“史诗级”的文化盛宴,以逾277万人次观众、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逾300亿次全网曝光量,创下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总营收和传播总量的世界纪录,更以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的溢出效应,为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激活一座城
据统计,展览累计接待观众超277万人次,其中近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外埠观众中逾七成为本次特展专程来沪。同时,受展览持续火爆的带动,埃及入境游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65%。
展览总营收超7.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超3.2亿元,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收入超4.4亿元。展览共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量超300万件,开展文创活动近500场,覆盖观众近30万人次。强大的文化吸引力直接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埃及展拉动城市消费比例达1:48,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成为“一个展激活一座城”的生动写照。
破圈的密码
“古埃及文明大展”从一开始即由中国学者主导,自主完成策划与线索重构;策展团队在前期筹备中多次奔赴埃及,最终遴选并商借788件珍贵文物,其中95%以上是首次抵达亚洲。
跨越426天的协作、1500余名中埃工作人员的并肩作战、包机直航的文物运输与300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陈,共同构成这次“难度拉满”的文化远征。观众不只是在玻璃柜前打卡,更于文物与数字场景的交汇处,完成一场从尼罗河到黄浦江的双向奔赴。
缘于展览“一票难求”的热度,展期内累计加开220个夜场与专场,从“博物馆奇遇夜”“博物馆奇喵夜”到闭幕周“168小时嘉年华”,馆外夜间市集烟火气十足,让博物馆真正成为城市的会客厅。
与此同时,围绕展览的大IP生态也在持续。主题游船与观展巴士把观展动线延伸到水岸与街区,“上博号”彩绘大飞机与多平台联动让文化触达更多人群。记录幕后故事的新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在闭展周首发,电子书同步上线,让这段集体记忆在纸页与屏幕上继续发光。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