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畈
《古文观止》今年330周岁了!
当年吴楚材、吴调侯二位先生“山居寂寥,日点一艺以课子弟”,选编注评《古文观止》,大概没有想到二三百年之后,此书会成为传播最广的读物之一。鲁迅先生说:“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巴金先生说《古文观止》可算是终生难忘之启蒙导师,“后来写了20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曹禺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候,有《古文观止》相伴。《古文观止》的影响力由此可窥一斑。我陆续购买的就有中华书局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语文阅读推荐丛书精选本、开明出版社口袋本、华夏出版社口袋本等多种,经常阅读,爱不释手。
二位先生选目、注音、释义、点评等环节,为读者着想,可谓心中有读者;所写的评语,不仅与千百年前文章作者情感意气相接,也能与几百年后的读者共情同感,可谓笔下有情怀。如,《展喜犒师》评语:“大义凛然之中,亦复委婉动听。”“真奇妙之文。”《太史公自序》评语:“史公生平学力,在《史记》一书,上接周、孔,何等担荷!原本六经,何等识力!表章先人,何等渊源!”安平秋先生在1983年中华书局本的《点校说明》中有很高的评价:“此书特色之一在于二吴的评注。其注释简明扼要,准确有当,即今之古文注本亦多不及。其评语,多有见地,于史事、人物的评论常常既具识见而又妥帖,于文章笔法的评析大多得其真髓,发人于未省。”如《过秦论》点评:“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笔鞭紧,波澜层折,姿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三叹之致。”《送董邵南序》评语:“文仅百十余字,而有无限开阖,无限变化,无限含蓄。短章圣手。”
其实,二位先生是选文亦选人。如今,徐文长的地位为世所公认,而二位先生将《徐文长传》收入222篇文章之内,亦非纯为同情这位“怪才”同乡也。
选编注评《古文观止》,倾注了二位吴先生辛勤的创造,洋溢着独到的学识。自然,论者也指出此书存在的不足之处。受个人学识和历史局限,这也在所难免,不必苛求。三百多年来,《古文观止》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滋养中华读书人、塑造中华读书人人品文风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作为读书人,我觉得应该对家乡的二位前辈吴先生表示一份感谢,特别要说一句:读《古文观止》,要读二吴注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