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有惊无险  孙颖莎又过一关 一条赛道  五个新城  百样风光  万分体验 珠归海上  情系中华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5-08-21
跟着达人提前踩点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一条赛道 五个新城 百样风光 万分体验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赛道串连起五个新城美丽风光

扫码领略赛道沿途风景

上海这座国际赛事之都,总在琢磨新鲜玩法。如今,骑着自行车,把景点、人文、历史揉进一路风光里,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来自重庆的骑行达人唐爽最近正期待着参加9月5日至7日的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昨天,她早早抵沪踩点,还听了第一个完成自行车世界三大环赛的中国车手计成的专业分析,提前一睹赛道风景。

串起“古”与“新”

“现在的赛道设计,比我们当年科学多了。”计成笑着说,“现在的路线不光运动员骑得舒服,观众看着也过瘾,比赛节奏更激烈。”今年,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继续联动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五个新城,赛道上的风景美不胜收。

9月6日松江—青浦赛段最让人期待的,是把上海的“古”与“新”串在一起。从欢乐谷的热闹,到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厚重,再到崧泽遗址博物馆的沧桑、朱家角古镇的水乡韵、淀山湖的开阔,最后路过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的现代感,一路骑下来,像读了本上海历史书。

位于青浦区赵巷镇东部的和睦村,如今是不少上海人周末打卡的宝藏地。沿着徐泾河,37栋农民老宅有23栋改造成了特色店,茶室的竹帘半掩,民宿的院子里摆着老藤椅,文创店的玻璃窗上贴着手作贴纸,既有江南水乡的格局,又添了现代建筑的灵秀。

这次赛事首次同步举办业余赛,业余骑行爱好者也能骑上专业赛道。除了比赛,唐爽还将多留两天:“真希望自己是上海人,周末开一小时车,带家人来这儿,太舒服了。”

凸显“智”与“识”

雨后的嘉定远香湖,蝉鸣裹着青草香。孩子们骑着自行车沿湖兜圈,车铃叮铃响,不远处的混知书店里,有人捧着《半小时漫画》笑出声,书店外的体育游戏区,几个小伙子正玩着摸高游戏,这是属于夏日的悠闲时光。

这家混知书店(远香湖知识馆),是嘉定远香文化环里的宝藏地。原本深奥的知识,被漫画一画、段子一讲,就变得“看得懂、记得住”。就像他们的《半小时漫画》系列,总发行量超5000万册,成了不少人“学知识的第一个半小时”。计成看着这场景表示:“以后带孩子来,先沿湖骑骑车,吸吸新鲜空气,再进书店读本漫画书,这日子多惬意。”嘉定景、江南韵、未来感,秉持这个理念,嘉定区有了远香文化环“2+10”文化新地标,把保利大剧院、嘉定新城图书馆和10个环湖小建筑串成了线。

见证“骑”与“美”

“当年我加入禧玛诺车队时,国内UCI级别赛事没几个。”计成回忆。退役多年后,他看着环青海湖、环海南等自行车赛成为知名赛事,而定居上海后,他更见证了业余骑行的蓬勃发展。“周末骑行活动一场接一场,现在还有了全新升级的UCI2.2级的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这还是上海首个男子公路亚巡赛,现在的自行车运动员和骑行爱好者很幸福。”

唐爽的骑行路,也跟着赛事打卡。在重庆骑惯了山路的她,爱上骑行两年,已闯过环青海湖、环阿坝州等高原赛道。这次报名参加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就想体验一下平路绕圈的速度感:“希望通过这个赛事,自己变得更专业些。”从一个人骑车,到拉着朋友一起追风,她说,在两轮车上能发现城市的美。上海于她,不只是外滩、陆家嘴的繁华,更是松江的文化遗址、青浦的水乡、嘉定的湖边,这些角落,描绘着上海动人的样子。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