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扰民源头”追根溯源  “急难愁盼”高效回应 超市雨污混排用简易手段应付检查 “天外魔音”昼夜持续不断
第8版:帮侬忙 2025-08-21

“扰民源头”追根溯源 “急难愁盼”高效回应

今天上午11时,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新民晚报社、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同发起的“生态环境局长接热线”行动收线。自8月18日上午9时到8月21日上午11时,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环境保护类诉求2071件,其中,噪声污染、夜间施工扰民、空气污染为排名前三的市民关注热点。

紧跟市民来电,本报记者深入现场、直击乱象、追根溯源;各区生态环境部门迅速行动,对“扰民源头”立案调查、责令整改,一批市民反映强烈的环境“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闵行区龙吴路3000号一家水泥加工企业存在扬尘污染,长期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市、区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快速联动,前往现场联合调查,依法查处了该公司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

■ 浦东新区一家隔音密封制品企业疑似将生产废料直接埋入厂区土壤。执法人员先后五次排查,最终在厂区两块“菜地”下挖出工业废料165.4公斤。目前,清理后的地块已按规范完成土壤修复,恢复原生地貌,执法部门已向涉事企业开具《处罚决定书》,处以10万元罚款。

■ 宝山区新沪路689号一商务楼外墙安装的数台大型散热风扇,昼夜运转产生的噪声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执法部门上门核查并约谈责任方后,企业承诺主动迁移电脑主机、重新选址建设机房,困扰居民的噪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 徐汇、闵行交界处一居民小区持续遭受24小时低频噪声侵扰。执法人员跨区协作、多方排查,借助高科技监测手段最终锁定噪声来源,同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推进,共同探索低频噪声污染防治的有效路径。

■ 虹口区西江湾路111号居民楼外,距居民楼不足5米处的6台空调外机轰鸣作响,让居民饱受困扰。经执法人员积极沟通协调,涉事企业已表态将迁移空调外机,并承诺于8月底前完成整改。

对于热线行动中市民反映的其他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门承诺将逐一调查核实,对违法违规环境行为严肃查处,确保“件件有回音,桩桩有反馈”。本报也将对相关投诉展开回访,确保整治措施真落地、见实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服务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系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为主线,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 本报记者 李晓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