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杏林高校萌新报到 金融定制公交发车 中国提供了最宝贵的发展土壤
第4版:综合新闻 2025-08-25

杏林高校萌新报到

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体验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同学,家长,欢迎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喝点大麦茶解解暑、润润燥吧。”昨天,申城暑气未散,身着“杏会”定制T恤的学长学姐送上焦香回甘的大麦茶汤和清甜沙糯的绿豆薏米汤。学校特制的“秋日第一杯养生饮”,开启了2025级本科萌新的中医药探索之旅。

“家长请移步学生创新中心休息。同学,报到通道从中间进。”体育馆门口,志愿者为家长们指路,也是一份“婉拒”。独立完成注册、入住、搬运行李、整理宿舍,“独立”的第一课从报到日开始,这已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坚持多年的传统。

“我就是冲着这个班来的!”新生杨君豪找到了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的柜台。作为智能医学工程医工创新班的首届学生,他将在未来六年完成本硕学业,“AI和中医结合很新颖,我很有兴趣,也很期待。”新成立的中医药人工智能学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最年轻的学院,萌新的考分仅次于学校的医学专业。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徐刚介绍,学院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医工教育体系的建设路径,首次开设的创新班实行本硕六年贯通培养,“大二就开始参与科创项目,毕业设计的思路在大三就已成型,大四起本硕课程衔接,强实践、重创新,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数字中医的复合型人才。”

陪娃报到,顺便做个中医检测,开个“养生方”。在家长休息区,一台形似镜面的设备前排起小队——这是学校自主研发的中医智能镜“常享康”,搭载“昭明”体质辨识系统,通过面诊、舌诊图像分析,3分钟内即可生成个人中医体质报告,并推荐个性化养生方案。另一侧,学生志愿者正为家长们提供专业推拿服务。“肩膀太僵了,好好松一松。”家长体验后连连称赞。

凭录取通知书,新生领到一份“本草盲袋”——萌萌的中药玩偶、实用的艾草锤、芳香辟秽的香囊。带着这份中医药特色“能量补给”,杏林萌新们站在大学的起点,提笔写下致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向山而行的人必将俯瞰云端。有幸与中医药大学相识,加油!”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