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玉
最近,在地铁站内看到一组与宠物有关的广告,与众不同。广告的主要内容并非展示“毛孩子”有多“萌”,而是提醒人们,猫狗等宠物可能给生活带来不少“麻烦”,所以要“想清楚,再入‘坑’”;一旦入“坑”,就要“拒绝弃养,负责到底”。
在宠物经济火热的当下,这组广告看似一盆“冷水”,其实是在倡导一种非常理性且必要的养宠观念,不仅有益于宠物与家庭、社会的和谐共处,也能帮助宠物经济更长远健康地发展。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一时冲动养起宠物,实际体验后才发现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以较常见的猫狗为例,在可爱外表之外,可能会出现掉毛、乱尿、情绪不稳、咬坏东西甚至“拆家”等另一面,还会产生遛狗、陪伴、空间、清洁、医疗等方面的额外负担。如果对养宠怀抱着过于美好的期待,而对需要付出的成本估计不足,很可能在养宠后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若选择遗弃,不仅对生命不负责任,还影响周边环境。
养宠需要“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做好准备再付诸行动。这方面,商家也有提醒的义务,不能误导消费者。
当然,即使尽力准备,也可能遇到无法靠自力解决的困扰,需要寻求外界帮助。2025年市民夜校秋季班的宠物课程,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些课程旨在普及科学养宠的知识,帮助宠物主人系统了解宠物行为,比如“拆家”可能不是因为调皮,而是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外,“宠物行为师”等职业也应运而生。这些现象显示,科学养宠的理念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对相关知识、技能和服务也有了更多需求。
养宠是一份长期的责任,也是一段与另一个(或多个)生命同行的旅程。在这段旅程开始之前,多一些理性,便能少一些后悔;在这一路上,更是需要与科学、文明相伴,以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