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近仁
《程应镠先生的两首集外佚诗》(见8月10日新民晚报第10版),该文提及在1984年八、九月间,程应镠写给陈仁炳一封短柬中,有回应陈仁炳的一首七律,共四行,是《程应镠文学文存》中所漏收的。程、陈两位先生均为历史学者,而且还都是在解放前民主革命斗争时期的战友。
1948年夏,明史学者吴晗从北京来沪,程应镠特地在饭店宴请吴晗,同时还邀请了陈仁炳同桌。说来凑巧,当年吴晗与陈仁炳同庚四十,故顺便也有祝寿之意。席间程应镠介绍了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简称大教联)的状况,还谈到了大教联的重要成员孙大雨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斗争的近况。不料吴晗对孙大雨很了解,也认识孙大雨在北京的朋友,吴晗对孙大雨能走出艺术宫殿,投身民主革命表示喜悦和赞赏。以上所说的大教联,成立于1946年六、七月间,是由张志让在重庆受周恩来指示而发起成立的,许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如陈仁炳、周予同、周谷城、沈体兰、孙大雨、张孟闻、刘佛年、程应镠、徐中玉、许杰、顾执中等等都参与其中。大教联在解放前民主革命斗争的严峻岁月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里仅举一例说明之:1947年七、八月间,美国总统杜鲁门根据国务卿马歇尔的建议,委派魏德迈将军作为特使,前来中国了解民心舆论,以决定对华政策。得到这个消息后,大教联研究决定,由孙大雨执笔起草一份《备忘录》,以之与魏德迈交涉。对此,程应镠在《回忆大教联片断》中有所涉及:“……大雨先生和我那时(按:指1947年八月初至月底期间)都住在绍兴路静园4号周诒春先生家里。周先生去香港时,要我和宗蕖替他看房子。当时风风雨雨,新陆村已经不能住了(按:程应镠与孙大雨原都住在虹口新陆村,此时程应镠遂邀孙一起住到静园)大雨先生住在这里的时候,为大教联草拟揭露蒋介石贪污腐朽以及暴行的材料送给美国当时派到中国来的特使魏德迈,他晚上工作到深夜,白天打字,一连十几天,工作完了,自己亲自送出去……”可见程应镠见证了这件事的经过。
这份《备忘录》历数蒋政权倒行逆施的具体事实,谴责国民党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不合理措施和压制学生运动的暴行。《备忘录》还附上六十七件原始资料。以作佐证。由孙大雨、吴若安、沈体兰、张志让、陈逵等一行人去会见魏德迈,孙大雨用英文向魏德迈陈述《备忘录》内容,并对魏德迈为蒋政权辩护开脱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程应镠还提及,在淮海战役后,他几乎天天去孙大雨家中,与一些进步教授和学生一起收听解放区电台的广播报道,受到鼓舞。这台具有短波功能的美国制造的收音机,是孙大雨先生用二两黄金的高价购买专门用于收听解放区广播的。那时,大教联的会议、活动,常在沈体兰任校长的麦伦中学举行,程应镠经常与孙大雨一起从新陆村居所相偕步行到麦伦中学,深夜又一起谈论着步行回家,十分融洽。
由上可知,程应镠与孙大雨、陈仁炳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友谊。